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烏龍球

目錄

定義與概念

烏龍球烏龍球

「烏龍球」是指在足球比賽中,球員無意間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導致對方得分的情況。這個術語源自英語的"own goal",中文音譯為「烏龍」,後被廣泛使用於華語足球圈。


詞源與由來

「烏龍」一詞源自英語"own goal"的粵音譯,最早在香港使用,後逐漸傳入中國大陸和台灣等地。在粵語中,"own"發音類似「烏」,「goal」發音類似「龍」,因此組合成了「烏龍」這個頗具中國文化色彩的詞彙。


比賽規則

根據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IFAB)的比賽規則:

  1. 烏龍球算作對方球隊的得分

  2. 進球統計時通常記為"OG"(Own Goal)

  3. 不會記入任何球員的個人進球數

  4. 若比賽中出現烏龍球,比分會相應增加對方球隊的得分


常見發生情況

  1. 防守失誤:後衛回傳門將時力量或角度不當

  2. 解圍錯誤:試圖解圍時不慎將球碰入自家球門

  3. 折射變向:對方射門經防守球員身體變線入網

  4. 門將失誤:守門員處理球時出現嚴重錯誤

  5. 混亂爭搶:禁區內混戰中不慎碰入己方球門


著名烏龍球案例

  1. 2002年世界盃:葡萄牙後衛若熱·科斯塔對美國隊的烏龍球

  2. 1994年世界盃:哥倫比亞後衛埃斯科巴對美國隊的烏龍球,賽後更因此遭槍殺

  3. 2014年世界盃:巴西後衛馬塞洛在揭幕戰中的烏龍球

  4. 2018年世界盃:摩洛哥前鋒布哈杜茲對伊朗的補時階段烏龍球


心理影響

  1. 對球員:可能造成嚴重的心理打擊和自信心下降

  2. 對球隊:往往會影響全隊士氣,特別是在關鍵比賽中

  3. 對比賽:可能成為比賽轉捩點,改變場上局勢


統計數據

  1. 世界盃歷史上平均每屆比賽會出現2-3個烏龍球

  2. 英超聯賽中,烏龍球約佔總進球數的1.5%

  3. 某些防守型球員職業生涯中可能多次打入烏龍球


避免方法

  1. 提高防守球員的基本技術和專注力

  2. 避免在危險區域進行不必要的冒險傳球

  3. 加強門將與後衛之間的溝通

  4. 訓練中模擬壓力情況下的防守場景


文化影響

  1. 成為足球解說中的常用術語

  2. 衍生出「擺烏龍」等日常用語,形容搞錯事情或鬧笑話

  3. 在足球幽默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4. 有時被用作形容其他領域的自我失誤


相關紀錄

  1. 世界盃史上最快烏龍球:2014年世界盃,阿根廷對波黑,開場僅128秒

  2. 單場比賽最多烏龍球:2002年馬達加斯加聯賽出現4個烏龍球

  3. 最遠距離烏龍球:2013年英格蘭聯賽中,距離球門約60碼的烏龍球


爭議與討論

  1. 某些情況下難以判定是否應計為烏龍球

  2. 關於是否應該將折射變線球計為烏龍球的討論

  3. 烏龍球對比賽結果影響的公平性爭議

  4. 是否應該修改規則減少烏龍球的發生

烏龍球雖然是比賽中的意外事件,但已成為足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可能造就經典時刻,也可能成為球員的噩夢。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