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美國2004年艾什頓·庫徹主演的科幻電影)
電影基本資訊

《蝴蝶效應》(英語:The Butterfly Effect)是一部2004年上映的美國科幻驚悚電影,由艾瑞克·布萊茲(Eric Bress)和J·麥基·格魯伯(J. Mackye Gruber)共同編劇並執導。影片由新生代演員艾什頓·庫徹(Ashton Kutcher)領銜主演,艾米·斯馬特(Amy Smart)擔任女主角。
劇情概述
電影講述了伊凡·泰瑞博(Evan Treborn,艾什頓·庫徹飾)發現自己能夠通過閱讀童年日記回到過去,改變某些關鍵時刻的決定,從而影響現在的生活。然而,每次改變過去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這些後果往往比原先的情況更加糟糕。
主要角色介紹
伊凡·泰瑞博(艾什頓·庫徹 飾)男主角,大學心理學學生,發現自己擁有改變過去的能力。
凱莉·米勒(艾米·斯馬特 飾)伊凡的童年好友和暗戀對象,命運隨著伊凡改變過去而多次變化。
湯米·米勒(威廉·李·斯科特 飾)凱莉的哥哥,性格暴躁,對伊凡和凱莉的關係造成威脅。
蘭尼·卡根(埃爾登·漢森 飾)伊凡的另一位童年好友,性格內向害羞。
安德莉亞·泰瑞博(梅樂蒂·普雷迪 飾)伊凡的母親,獨自撫養伊凡長大。
核心概念:蝴蝶效應
電影名稱源自混沌理論中的「蝴蝶效應」概念,意指一個微小的變化可能導致巨大而複雜的連鎖反應。在電影中,伊凡每次改變過去都會引發一系列不可預測的後果,印證了「一隻蝴蝶在巴西拍動翅膀,可能導致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一理論。
電影製作與發行
製作公司:FilmEngine, BenderSpink
發行公司:新線電影公司
預算:約1300萬美元
拍攝地點:加拿大溫哥華
拍攝時間:2002年
上映日期:2004年1月23日(美國)
不同結局版本
《蝴蝶效應》共有四個不同結局,在不同發行版本中呈現:
劇院版結局:伊凡回到母親子宮內自縊
導演剪輯版結局:伊凡與凱莉在街頭擦肩而過
開放式結局:伊凡選擇不與凱莉相識
樂觀版結局:伊凡與凱莉最終相遇並相愛
票房與評價
全球票房:約9600萬美元
評價:電影獲得褒貶不一的評價,部分評論家讚賞其原創性和庫徹的表演,但也有人批評劇情邏輯漏洞。在爛番茄上獲得33%的新鮮度,但觀眾評分達81%。
獎項與提名
2004年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提名
2005年MTV電影獎最佳男演員提名(艾什頓·庫徹)
文化影響與續集
《蝴蝶效應》的成功催生了兩部直接發行DVD的續集:
《蝴蝶效應2》(2006)
《蝴蝶效應3:啟示》(2009)
原版電影因其獨特的概念和多重結局設計,成為21世紀初最具討論價值的科幻電影之一,並在流行文化中留下深刻印記。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