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竹葉青蛇

目錄

基本介紹

竹葉青蛇竹葉青蛇

竹葉青蛇(學名:Trimeresurus stejnegeri)是蛇亞目蝰蛇科蝰亞科下的一個有毒蛇種,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地區及中國各地。這種蛇因體色翠綠如竹葉而得名,是中國境內常見的毒蛇之一。竹葉青蛇屬於樹棲性蛇類,經常盤踞在灌木、竹林或低矮樹枝上,其保護色使牠能完美隱藏在綠色植被中。


形態特徵

  • 體型:成年竹葉青蛇體長約70至90公分,最大可達120公分。雌性通常比雄性體型更大。

  • 頭部:呈明顯的三角形,與頸部區分明顯,具有典型的蝰蛇科特徵。

  • 眼睛:瞳孔呈垂直橢圓形,虹膜多為黃綠色或淺綠色。

  • 體色:通體翠綠色,背部常有細小的白色或淡黃色縱線,腹部呈黃綠色。

  • 尾部:末端呈焦紅色,這是區分其他綠色蛇類的重要特徵。


分布範圍

竹葉青蛇廣泛分布於:

  • 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區,包括台灣、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貴州等地

  • 東南亞:印度、緬甸、泰國、越南、寮國等國家

  • 棲息環境:海拔15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偏好潮濕溫暖的環境


生活習性

  • 活動時間:主要為夜行性,但在陰雨天或潮濕天氣也會白天活動

  • 食性:以小型哺乳動物(如鼠類)、鳥類、蜥蜴和蛙類為食

  • 繁殖方式:卵胎生,每年7-8月產仔,每胎約5-13條幼蛇

  • 行為特點:性情較為溫和,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受驚擾時多選擇逃離


毒性與危害

  • 毒液類型:血液循環毒為主,含有多種酶類和毒素蛋白

  • 中毒症狀:被咬後局部劇烈疼痛、明顯腫脹,可能出現瘀斑、水泡,嚴重者會出現噁心、嘔吐、頭暈等全身症狀

  • 危險性:雖毒性不及眼鏡蛇、銀環蛇等,但咬傷後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組織壞死或更嚴重後果

  • 治療方法:應立即使用彈性繃帶包紮並固定患肢,儘快就醫注射抗蛇毒血清


亞種分類

目前公認的竹葉青蛇亞種包括:

  1. 指名亞種(T. s. stejnegeri):分布於中國大部分地區

  2. 台灣亞種(T. s. formosensis):台灣特有亞種

  3. 海南亞種(T. s. hainanensis):海南島特有亞種


保護現狀

  • 根據《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竹葉青蛇被列為「三有保護動物」(有益、有重要經濟價值、有科學研究價值)

  •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為無危物種(LC)

  • 主要威脅包括棲息地破壞和非法寵物貿易


與人類關係

  • 生態價值:作為食物鏈中的重要環節,幫助控制鼠類等小型動物數量

  • 藥用價值:中醫傳統上使用其蛇膽、蛇毒等入藥

  • 文化象徵:在部分地區被視為山神化身,有相關民間傳說

  • 防範措施:在竹葉青蛇分布區活動時應穿高幫靴、長褲,避免徒手撥弄灌木叢


辨別特徵

與其他綠色蛇類的區別要點:

  1. 白唇竹葉青:唇部有明顯白色條紋

  2. 綠瘦蛇:體型纖細,頭部窄長

  3. 翠青蛇:無毒,瞳孔圓形,尾部無紅色

  4. 莽山烙鐵頭:體型更大,花紋更複雜


飼養注意事項

雖然有人將竹葉青蛇作為寵物飼養,但需特別注意:

  • 需申請相關許可證(在許多地區飼養毒蛇屬違法行為)

  • 必須使用安全的專業飼養箱,防止逃逸

  • 不建議初學者嘗試,需具備專業的毒蛇處理知識

  • 需定期獲取專業的醫療支援和抗毒血清備用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穆德哈爾式    下一篇 等離子體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