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
學校概況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創建於1898年,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學校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佔地約4,000畝,是中國最頂尖的高等學府之一,被公認為中國的學術重鎮和思想庫。
歷史沿革
創建初期(1898-1911)
北京大學前身為京師大學堂,成立於1898年戊戌變法期間,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1902年復校後,設仕學、師範等館。
民國時期(1912-1949)
1912年改名為北京大學,嚴復任首任校長。1916年蔡元培出任校長,推行「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方針,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心。
建國後發展(1949-今)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北大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2000年與北京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北京大學。
校園環境
燕園校區
主校區位於海淀區燕園,原為燕京大學校址,1952年併入北大。校園內有未名湖、博雅塔等著名景觀,被譽為「中國最美大學校園」之一。
其他校區
醫學部校區:原北京醫科大學所在地
昌平校區:主要用於科研和部分院系教學
深圳研究生院:位於深圳大學城
學術機構
院系設置
北大現有6個學部、55個直屬院系,涵蓋理、工、醫、文、法、哲、經濟、管理、教育等學科門類。
重點學科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哲學、理論經濟學、法學等18個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美學、國際政治等25個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41個
科研機構
國家重點實驗室:13個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個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8個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數量居全國高校首位
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北大有:
專任教師:約4,000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95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27人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超過200人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50餘人
人才培養
學生規模
全日制在校生:約44,000人
本科生:約16,000人
研究生:約28,000人
國際學生:約3,000人
知名校友
北大培養了大批傑出人才,包括:
學術界:李政道、楊振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政界:李克強(前國務院總理)
文化界:魯迅、胡適(著名學者)
商界:李彥宏(百度創始人)
國際交流
北大與全球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餘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包括:
哈佛大學
牛津大學
斯坦福大學
東京大學
設有燕京學堂、北大-耶魯聯合本科項目等多個國際合作項目。
校園文化
校訓
「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校慶日
5月4日(與五四運動紀念日重合)
傳統活動
未名詩會
十佳歌手大賽
新年狂歡夜
五四文化節
社會評價
QS世界大學排名:第17位(2024年)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6位(2024年)
中國大學排行榜:長期位居榜首
北大被譽為「中國最高學府」,在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等多個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層次人才,產生了眾多重大科研成果。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