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漢語詞彙)
基本釋義

「擱淺」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ē qiǎn」,原指船舶因水位不足或其他原因而停滯在淺灘上無法移動。這個詞語由「擱」(意為放置、停置)和「淺」(指水淺的地方)兩個字組成,形象地描述了船隻被困在淺水處的狀態。
引申義
隨著語言發展,「擱淺」一詞逐漸從航海術語擴展到其他領域,產生了豐富的引申意義:
事業/計劃受阻:比喻事情遇到困難而無法繼續推進,如「這個項目因資金問題而擱淺」。
關係陷入僵局:形容人際關係或談判停滯不前,如「兩國談判再次擱淺」。
生物被困:指海洋生物因退潮或其他原因被困在岸邊,如「鯨魚擱淺事件頻發」。
詞語辨析
近義詞
停滯
受阻
困頓
中斷
反義詞
暢通
順利
進展
推進
易混淆詞
「擱置」:強調主動放置不理,而「擱淺」多為被動受阻
「停滯」:泛指停止不前,不特指因障礙所致
用法示例
原義用法:
「颱風過後,多艘漁船在港口附近擱淺。」
「專家正在設法營救那艘擱淺的貨輪。」
引申用法:
「由於意見分歧,這項立法草案在議會擱淺了。」
「他的職業生涯曾多次擱淺,但最終都重新起航。」
相關術語
航海相關:
觸礁:船隻撞上礁石
拋錨:主動停船
失事:船隻遭遇事故
生物相關:
鯨豚擱淺:海洋哺乳動物被困岸邊
潮間帶:容易發生擱淺現象的海域
商業/政治:
談判僵局
項目停滯
計劃受阻
文化內涵
「擱淺」一詞在漢語文化中常被用作隱喻,象徵人生或事業的暫時困境。許多文學作品以此為題材,表達「困境中的希望」或「逆境求存」的主題。例如:
詩詞中常用「舟楫擱淺」比喻仕途不順
現代歌曲如《擱淺》用此意象表達情感困境
成語「淺灘困龍」與擱淺概念相關
特殊現象
鯨類擱淺:指鯨魚等大型海洋生物意外被困岸邊的現象,可能由導航系統故障、疾病、聲納干擾等原因引起,常需要人類協助重返深海。
船舶擱淺救援:專業救援技術包括減重、等待漲潮、拖船協助等,嚴重時需動用大型起重設備。
延伸閱讀
航海術語大全
海洋生物保護知識
漢語比喻義詞彙演變
困境心理學
(注:以上內容參考自網絡百科資源並進行了繁體轉換和知識整合)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慫恿 下一篇 散文詩(現代抒情文學體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