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醋鯉魚
起源與歷史

糖醋鯉魚是中國傳統名菜之一,起源於山東濟南,屬於魯菜系經典菜餚。這道菜最早可追溯至黃河岸邊的漁民烹飪方式,後來經過濟南廚師的改良,成為宴席上的佳餚。20世紀初,濟南"匯泉樓"飯莊將其發揚光大,使糖醋鯉魚聞名全國。
主要食材
主料:新鮮黃河鯉魚一條(約750克)
調料:
白糖(200克)
米醋(100毫升)
醬油(10毫升)
精鹽(3克)
蔥末、薑末、蒜末(各5克)
清湯(300毫升)
濕澱粉(適量)
花生油(1500毫升,實耗150毫升)
製作方法
準備工作
將鯉魚去鱗、去鰓、去內臟,洗淨後在魚身兩面每隔2.5厘米剞牡丹花刀
用精鹽稍醃後,在魚身及刀口處均勻塗抹濕澱粉
油炸過程
鍋中倒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時手提魚尾放入油中
用鍋鏟將魚托住炸約2分鐘,再用鏟把魚推向鍋邊
魚身成弓形,魚脊背朝下炸約2分鐘
再翻過來魚腹朝下炸約2分鐘
最後把魚放平,用鏟將魚頭按入油中炸約2分鐘
待魚全身呈金黃色時取出擺入盤中
糖醋汁製作
炒鍋留油少許,燒至六成熱時放入蔥、薑、蒜末
加入醋、醬油、白糖、清湯燒開
用濕澱粉勾芡成糖醋汁
快速澆到魚身上即可
菜品特色
外觀:色澤金紅,造型如躍龍門
口感:外酥裡嫩,酸甜適口
香氣:醋香濃郁,引人食慾
質地:魚肉鮮嫩,糖醋汁濃稠適中
營養價值
富含優質蛋白質(每100克約含17.3克)
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
維生素A、D含量較高
礦物質如鈣、磷、鐵等含量豐富
熱量約為200-250千卡/100克(視烹飪用油量而定)
食用文化
糖醋鯉魚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具有特殊意義:
象徵"年年有餘"的吉祥寓意
常用於婚宴、壽宴等重要場合
山東地區傳統年節必備菜餚
"鯉魚跳龍門"的造型寓意事業成功
變種與創新
地方變種:
江浙地區:偏重甜味,加入松子仁
四川版本:加入少量辣椒,形成酸甜微辣口味
廣東做法:使用番茄醬調色,色澤更鮮艷
創新做法:
無骨糖醋魚片
迷你糖醋魚塊
空氣炸鍋版低脂糖醋魚
選材技巧
選擇1-1.5斤的活鯉魚為佳
魚眼清澈、魚鰓鮮紅者為新鮮
黃河鯉魚為上品,肉質更細嫩
避免選擇過於肥大的魚,肉質可能較老
食用建議
最佳食用溫度:65-75℃
搭配建議:宜與清淡蔬菜同食
飲品搭配:適合搭配干白葡萄酒或菊花茶
食用時機:現做現吃,不宜久放
注意事項
油炸時需控制油溫,避免外焦裡生
糖醋汁比例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
對魚類過敏者應避免食用
糖尿病患者應適量食用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