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目錄

鼇的定義

鼇

鼇(拼音:áo),又稱「鰲」,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巨型海龜或神龜,常被視為靈獸或祥瑞之兆。在神話傳說中,鼇具有非凡的力量,常與天地、海洋等自然力量相關聯。


鼇的神話傳說

2.1 女媧補天與鼇足撐天

在中國上古神話中,鼇曾參與女媧補天的故事。相傳共工怒觸不周山後,天柱折斷,女媧砍下鼇的四足作為新的天柱,以支撐天地,使世界恢復平衡。

2.2 龍生九子之一

鼇也被認為是龍的九子之一,稱為「贔屭」(bìxì),形似龜,喜好負重,因此在古代常被雕刻成石碑的底座,象徵穩固與長壽。

2.3 東海鼇的傳說

《列子·湯問》記載,渤海之東有五座仙山(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由十五隻巨鼇輪流背負。後來龍伯國巨人釣走六鼇,導致兩座仙山沉沒,僅剩三座。


鼇的文化象徵

3.1 權威與長壽

由於鼇體型巨大且壽命長久,在古代文化中,它被視為權威和長壽的象徵,常用於宮殿、陵墓等建築的裝飾。

3.2 科舉與「獨占鼇頭」

古代科舉考試中,殿試第一名(狀元)需站在雕刻有鼇的石階上迎榜,因此「獨占鼇頭」成為奪得榜首的代名詞,沿用至今。

3.3 風水與鎮宅

鼇的形象也常見於風水擺設,被認為具有鎮宅辟邪、招福納吉的作用,尤其適合擺放在書房或辦公場所,象徵事業穩固、步步高升。


鼇的藝術形象

4.1 古代建築裝飾

鼇的形象廣泛應用於宮殿、廟宇、陵墓等建築,如北京故宮的鼇山燈、石碑下的鼇座等,體現其神聖地位。

4.2 繪畫與雕塑

歷代畫家常以鼇為題材,描繪其馱負仙山或與仙人同遊的場景。雕塑中,鼇多呈現為龍首龜身,造型威嚴。

4.3 文學作品中的鼇

古代詩詞、小說中常有鼇的身影,如《西遊記》中東海龍王的龜丞相、《紅樓夢》中的「鼇背三山」等,均展現其神話色彩。


鼇與現代文化

5.1 影視與動漫

現代影視作品(如《哪吒鬧海》)及動漫遊戲中,鼇常作為神獸或BOSS出現,延續其神話魅力。

5.2 成語與俗語

除「獨占鼇頭」外,還有「鼇里奪尊」(超群出眾)、「鼇擲鯨吞」(氣勢磅礴)等成語,體現鼇在語言中的影響。

5.3 現代吉祥物

部分企業或活動會採用鼇作為吉祥物,象徵堅毅、穩重與成功,如某些學術競賽或商業品牌的標誌設計。


總結

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獸,融合了神話、藝術、文學等多重元素,既是天地支柱的象徵,也代表權威與吉祥。其形象至今仍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展現深厚的文化底蘊。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黑馬股票    下一篇 asp程式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