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四國方案

目錄

四國方案概述

四國方案四國方案

定義四國方案(英語:Four Nations Proposal)指2005年由日本、德國、印度和巴西(簡稱G4)聯合提出的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方案,旨在擴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推動四國成為新常任理事國。

背景聯合國安理會自1945年成立後,常任理事國結構長期未變。隨著國際格局變化,G4國家認為安理會需更具代表性,尤其應納入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


核心內容

  1. 擴大常任理事國數量

    • 提議增加6個常任理事國(含G4四國及2個非洲國家)。

    • 新增非常任理事國4個,使安理會總席位從15國增至25國。

  2. 否決權問題

    • G4國家初期不要求否決權,但未來可逐步爭取。

    • 現有五常(中、美、俄、英、法)反對擴充否決權。

  3. 地區代表性

    • 強調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地區平衡,彌補發展中國家代表性不足問題。


支持與反對陣營

支持方

  • G4國家:互相支持彼此入常,並獲得部分歐洲、非洲國家聲援。

  • 國際組織:非盟等主張非洲應獲至少2個常任席位。

反對方

  • 「團結共識」集團(Coffee Club):由意大利、巴基斯坦、韓國等組成,主張擴大非常任理事國而非常任席位。

  • 部分現任常任理事國:對否決權擴張持保留態度。


爭議與挑戰

  1. 否決權分歧

    • 新增常任理事國是否擁有否決權成為談判僵點。

  2. 地區內部分歧

    • 例如亞洲的巴基斯坦反對印度入常,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墨西哥對巴西提出異議。

  3. 改革程序障礙

    • 需聯合國大會三分之二成員國批准,且五常均無否決,門檻極高。


最新進展(截至2020年代)

  • G4國家持續推動改革,但進展緩慢。

  • 非洲國家要求優先解決其代表權問題,與G4方案存在協調空間。

  • 中國主張「協商一致」原則,俄羅斯呼籲謹慎改革,美國態度搖擺。


相關概念連結

  • 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廣義的結構調整討論,含常任/非常任席位分配。

  • G4集團:四國為入常形成的政治聯盟。

  • 非盟提案:非洲國家主張的獨立改革方案。


以上內容綜合自公開資料,具體政策立場及進展可能隨國際形勢變化而調整。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單項式    下一篇 回環句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