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牛充棟
成語釋義

「汗牛充棟」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書籍或物品極多,堆滿屋子,甚至連牛運送時都會累得流汗,存放時則能塞滿整個屋棟。比喻藏書或物品數量龐大,豐富至極。
成語出處
該成語出自唐代柳宗元的《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意思是:陸文通先生的書籍極多,存放時能塞滿房屋,搬運時則需牛馬馱運,以致牛馬累出汗來。
成語結構與用法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汗牛」和「充棟」兩個部分組成。
語法功能:通常作謂語、定語,用於形容書籍或其他物品數量極多。
例句:
這間圖書館藏書豐富,可謂汗牛充棟。
他的研究資料汗牛充棟,令人嘆為觀止。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浩如煙海、不計其數、堆積如山、琳琅滿目
反義詞:寥寥無幾、屈指可數、鳳毛麟角
文化背景與應用
「汗牛充棟」反映了古代文人對書籍的重視,以及學術著作的豐富程度。在古代,書籍多為竹簡或紙本,體積龐大,搬運和存放不易,因此用「汗牛」和「充棟」來形容藏書之豐。
現代除用於形容書籍外,也可比喻其他物品或資料數量龐大,如:
這家公司的檔案汗牛充棟,整理起來相當費時。
網路時代的資訊汗牛充棟,如何篩選成為關鍵。
相關典故與延伸閱讀
陸文通:唐代學者,以博學著稱,藏書極多,柳宗元為其撰寫墓表時創此成語。
古代藏書文化:古代私人藏書家如范欽(天一閣創建者)、毛晉(汲古閣主人)等,均以汗牛充棟的藏書聞名。
英文翻譯
「汗牛充棟」可翻譯為:
an immense number of books
enough books to make the ox carrying them sweat or to fill a house to the rafters
注意事項
使用時需注意:
多用於書面語或正式場合,口語中較少使用。
適用對象主要為書籍、文獻,但也可擴展至其他大量物品。
該成語生動形象,至今仍廣泛應用於文學、學術及日常生活中,用以讚嘆知識或物品的豐富程度。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