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圍城(錢鐘書小說)

目錄

作品概覽

圍城(錢鐘書小說)圍城(錢鐘書小說)

《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巨匠錢鍾書於1944年動筆,1946年完成的一部長篇小說,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這部作品以諷刺幽默的筆調,描繪了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群像,深刻揭示了人性與社會的種種矛盾。


作者簡介

錢鍾書(1910-1998),字默存,號槐聚,江蘇無錫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後留學牛津大學。其學貫中西,博學多才,除《圍城》外,尚有學術著作《談藝錄》、《管錐編》等傳世。


書名由來

「圍城」一詞源自書中人物對話:「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這一意象不僅指涉婚姻,更隱喻了人生各種困境與矛盾,成為全書的核心主題。


主要內容

小說以主人公方鴻漸的生活經歷為主線,分為三個部分:

  1. 留學歸國:描述方鴻漸從歐洲「學成」歸來,其實只是買了個假文憑

  2. 上海生活:講述他在上海與蘇文紈、唐曉芙等女性的感情糾葛

  3. 內地任教:描寫他前往三閭大學任教的經歷及與孫柔嘉的婚姻


主要人物

  • 方鴻漸:主角,性格軟弱、優柔寡斷的知識分子

  • 蘇文紈:大家閨秀,愛慕虛榮,與方鴻漸有感情糾葛

  • 唐曉芙:單純善良的女學生,方鴻漸真心愛慕的對象

  • 孫柔嘉:最終成為方鴻漸妻子的女性,婚姻生活充滿矛盾

  • 趙辛楣:方鴻漸的朋友,性格直爽,對蘇文紈一往情深


藝術特色

  1. 諷刺手法:對知識分子群體進行辛辣諷刺

  2. 語言藝術:妙語連珠,充滿機智與幽默

  3. 心理描寫:細膩刻畫人物內心世界

  4. 文化隱喻:融匯中西文化典故,內涵豐富


主題思想

《圍城》通過知識分子的生活描寫,深刻揭示了:

  • 現代人精神困境

  • 婚姻與愛情的矛盾

  • 知識分子的虛偽與軟弱

  •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文學評價

《圍城》被譽為「新《儒林外史》」,夏志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稱其為「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作品展現了錢鍾書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卓越的文學才華。


影響與地位

《圍城》自出版以來,影響深遠:

  • 被譯為多國文字,享譽國際

  • 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 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劇、話劇等形式

  • 成為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文本


經典語錄

  1.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2. 「天下只有兩種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後吃。」

  3. 「旅行是最勞頓,最麻煩,叫人本相畢現的時候。」


出版情況

《圍城》最初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後多次再版,成為中國現代文學經典作品。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噶烏    下一篇 多邊主義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