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三峽大壩

目錄

地理位置與基本概況

三峽大壩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鎮,橫跨長江幹流,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之一。大壩全長約2,335米,壩高185米,壩頂寬度15米,底部寬度達124米。工程始建於1994年,2006年全線建成,總投資約2,500億人民幣。


工程背景與建設目的

三峽大壩的建設主要基於以下目標:

  • 防洪:調節長江洪水,減少中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

  • 發電:裝機容量達22,500兆瓦,年發電量約1,000億千瓦時,是全球最大的水電站。

  • 航運改善:提升長江上游航運能力,使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

  • 水資源利用:提供灌溉與城市供水功能。


建築結構與技術特點

三峽大壩主要由以下部分組成:

  • 攔河大壩:混凝土重力壩,分為泄洪壩段、廠房壩段和非溢流壩段。

  • 船閘系統:雙線五級船閘,可通行萬噸級船舶,過閘時間約3-4小時。

  • 升船機:全球規模最大的垂直升船機,提升高度113米,可快速通過3,000噸級船舶。

  • 發電廠房:左右岸共安裝34台水輪發電機組。


經濟與環境影響

經濟效益

  • 提供清潔能源,減少煤炭消耗,降低碳排放。

  • 改善長江航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環境爭議

  • 生態破壞:淹沒大量土地,影響生物多樣性,如中華鱘等物種棲息地受損。

  • 地質風險:可能誘發滑坡、地震等地質災害。

  • 移民問題:工程導致約130萬居民遷移,社會影響深遠。


旅遊與觀光

三峽大壩是中國重要的旅遊景點,主要觀光區域包括:

  • 壇子嶺觀景台:俯瞰大壩全景的最佳位置。

  • 185觀景平台:近距離觀看大壩壩體。

  • 截流紀念園:展示工程建設歷史與技術。

  • 三峽工程博物館:介紹大壩的規劃、建設與運營。


未來發展與維護

  • 持續監測大壩安全,防範地質與結構風險。

  • 優化發電與航運調度,提高綜合效益。

  • 加強生態保護,實施魚類增殖放流等補救措施。

三峽大壩作為人類工程史上的奇蹟,兼具重大效益與爭議,其影響仍將持續受到全球關注。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黨鞭    下一篇 三清山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