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武漢黃鶴樓

目錄

歷史沿革

武漢黃鶴樓武漢黃鶴樓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東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最初作為軍事瞭望台使用。歷經多次毀壞與重建,現存建築為1985年依據清代同治年間樣式重建而成。

歷代重要重建記錄:

  • 唐代(約760年):因戰火損毀後重建

  • 宋代(約1100年):大規模擴建

  • 明代(1457年):毀於火災後重建

  • 清代(1868年):最後一次古代重建

  • 現代(1981-1985年):現今版本重建工程


建築特色

黃鶴樓為典型中國傳統樓閣建築,具有以下特徵:

結構設計

  • 五層攢尖頂結構,總高51.4米

  • 底層邊長30米,頂層邊長18米

  • 72根立柱支撐,象徵道教72福地

  • 60個翹角如黃鶴展翅,寓意"飛檐"

裝飾藝術

  • 琉璃瓦屋面,主色為黃色與綠色

  • 各層檐下懸掛名家題寫匾額

  • 內部木雕、彩繪精美,展現楚文化特色

  • 樓頂鎏金寶頂高達5米


文化意義

文學地位

黃鶴樓被譽為"天下江山第一樓",歷代文人墨客留下大量詩詞作品,最著名的包括:

  • 崔顥《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煙花三月下揚州")

  • 毛澤東《菩薩蠻·黃鶴樓》("茫茫九派流中國")

象徵意義

  • 武漢市標誌性建築

  • 中國四大名樓之一(與滕王閣、岳陽樓、鸛雀樓並稱)

  • 長江文化的重要象徵


景區概況

地理位置

  • 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蛇山西端

  • 坐落在長江南岸,毗鄰武漢長江大橋

  • 地理坐標:北緯30°32'49",東經114°18'16"

園區布局

  • 總佔地面積約15公頃

  • 以黃鶴樓為中心,分為東、西、南三個景區

  • 主要附屬建築:白雲閣、碑廊、詩碑亭等


旅遊資訊

開放時間

  •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08:00-18:00

  •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08:00-17:00

門票價格

  • 全票:70元人民幣

  • 優惠票:35元人民幣(學生、老人等)

交通方式

  • 地鐵:4號線首義路站或復興路站下車

  • 公交:多條線路可達(電1路、10路等)

  • 自駕:景區設有停車場


傳說故事

仙人乘鶴

相傳古代有位姓辛的商人在此開設酒肆,一位道士常來飲酒卻不付錢。某日道士用橘皮在牆上畫了一隻鶴,當客人飲酒時鶴便起舞助興,酒肆因此生意興隆。十年後道士返回,吹笛騎鶴飛去,後人便在此建樓紀念。

其他傳說

  • 呂洞賓與黃鶴樓

  • 費禕登仙傳說

  • 李白擱筆故事


保護現狀

文物保護

  • 1981年被列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 2008年入選"國家重點公園"

  • 現由武漢市黃鶴樓公園管理處負責維護

修繕記錄

  • 1999年:局部修繕

  • 2011年:外牆翻新

  • 2018年:防雷系統升級


建築數據

主要尺寸

項目數據
總高度51.4米
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
基座高度5米
層數5層(外觀)
內部實際層數9層

材料用量

  • 木材:約2,000立方米

  • 琉璃瓦:超過10萬片

  • 石材:約5,000噸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武夷山    下一篇 武當山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