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自然哲学(哲学学科)

目錄

定義與概述

自然哲学(哲学学科)自然哲学(哲学学科)

自然哲學(Natural Philosophy)是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自然界的基本原理、本質規律以及宇宙的構成與運行方式。這一學科起源於古代,是現代自然科學的前身,涵蓋了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領域的哲學思考。


歷史發展

古代自然哲學

古希臘時期,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等早期哲學家開始探討世界的本原問題,提出了水、無限、火等作為萬物始基的理論。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和《形而上學》系統闡述了古代自然哲學的體系。

中世紀自然哲學

在中世紀,自然哲學與神學緊密結合,托馬斯·阿奎那等經院哲學家試圖調和亞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學與基督教教義。

近代自然哲學

文藝復興後,伽利略、笛卡爾、牛頓等科學家兼哲學家推動了自然哲學向實驗科學的轉變。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標誌著近代物理學的誕生。


主要理論與概念

本體論問題

探討自然界的基本構成要素,如原子論、連續體理論等。

因果律與決定論

研究自然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以及宇宙是否遵循嚴格決定論的法則。

時空觀

關於時間和空間本質的哲學思考,包括絕對時空與相對時空的爭論。

生命與意識

探討生命的本質、意識的起源等問題,涉及活力論與機械論的爭議。


與現代科學的關係

自然哲學為現代自然科學提供了概念基礎和方法論指導。隨著科學的專業化發展,傳統自然哲學的許多領域已轉化為具體科學學科,但仍在科學哲學、物理學哲學等領域保持影響力。


當代意義

當代自然哲學主要關注:

  • 科學理論的哲學基礎

  • 科學方法的認識論分析

  • 跨學科的自然觀整合

  • 科學與人文的對話


代表人物

  •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德謨克利特

  • 近代:笛卡爾、牛頓、萊布尼茲

  • 當代:懷特海、波普爾、庫恩

自然哲學作為連接哲學與科學的橋樑,持續推動著人類對自然界的深層理解。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