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雍和宮

目錄

歷史沿革

雍和宮雍和宮

雍和宮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始建於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為康熙帝第四子胤禛(後來的雍正帝)的府邸,稱為「雍親王府」。雍正即位後(1723年),將其改為行宮,並更名為「雍和宮」。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帝將其正式改建為藏傳佛教寺院,成為清朝皇家寺院之一,並成為北京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


建築特色

雍和宮的建築融合了漢、藏、滿、蒙等多民族風格,主要建築沿南北中軸線對稱分布,包括:

  1. 牌樓:宮前有三座高大牌樓,氣勢恢宏。

  2. 昭泰門:進入寺院的第一道門,象徵佛教的莊嚴。

  3. 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守護寺院。

  4. 雍和宮大殿(大雄寶殿):主殿,供奉三世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

  5. 永佑殿:原為雍正帝的寢宮,後改為佛殿。

  6. 法輪殿:殿頂設有五座藏式鎏金寶塔,象徵藏傳佛教特色。

  7. 萬福閣:雍和宮最高建築,內供高18米的彌勒菩薩巨像,由整根白檀木雕刻而成,極具藝術價值。


宗教地位

雍和宮是藏傳佛教在內地的重要寺院,歷史上曾是清政府管理藏傳佛教事務的中心。其宗教地位體現在:

  1. 皇家寺院:清代皇帝常在此舉行佛事活動。

  2. 活佛轉世制度:雍和宮的金瓶掣籤制度在藏傳佛教活佛轉世中具有重要意義。

  3. 佛教教育中心:設有「四學殿」,培養僧才。


文化與藝術價值

雍和宮不僅是宗教聖地,也是藝術寶庫,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

  1. 佛像與唐卡:珍藏大量精美佛像、唐卡(藏傳佛教繪畫),具有極高藝術價值。

  2. 佛教典籍:藏有大量藏文、蒙文、滿文佛經。

  3. 建築雕刻:木雕、石雕、彩繪等工藝精湛,體現清代建築藝術高峰。


重要節慶與活動

雍和宮每年舉辦多種宗教活動,吸引大量信徒與遊客:

  1. 藏曆新年(大願法會):正月舉行,僧眾誦經祈福。

  2. 佛誕日(浴佛節):農曆四月初八,舉行浴佛儀式。

  3. 跳布扎(打鬼舞):正月末舉行藏傳佛教舞蹈驅邪祈福。


旅遊資訊

  1. 開放時間

    • 冬季(11月-3月):09:00-16:30

    • 夏季(4月-10月):09:00-17:00

  2. 門票:25元人民幣(旺季可能調整)。

  3. 交通方式

    • 地鐵:2號線、5號線「雍和宮站」下車。

    • 公交:13、116、117等路線可達。

  4. 注意事項

    • 寺內禁止吸煙、大聲喧嘩。

    • 尊重宗教習俗,避免隨意觸碰佛像。


雍和宮與現代社會

如今,雍和宮不僅是佛教聖地,也是北京重要文化景點,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它既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象徵,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並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北京中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雁蕩山    下一篇 雲岡石窟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