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中流砥柱

目錄

詞語釋義

中流砥柱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是一個漢語成語,比喻在艱難環境中能擔當重任、支撐局勢的人或力量。

  • 中流:指河流中央,水流最湍急的地方。

  • 砥柱:原指「砥柱山」,位於黃河急流中,屹立不倒,後比喻堅強獨立、能抵禦衝擊的力量。


成語出處

該成語源自《晏子春秋·內篇諫下》:

「吾嘗從君濟於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後世多用來形容人在危難時表現出的堅定與擔當。


歷史典故

(1)砥柱山的傳說

砥柱山位於黃河三門峽段,因形如石柱,屹立於激流中而得名。古代船夫視其為航行標誌,象徵不畏艱險的精神。

(2)文學作品中的引用

  • 宋代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間接體現「中流砥柱」的堅毅精神)

  • 近代多用於讚揚英雄人物或關鍵力量,如抗戰時期的愛國將領。


現代用法

(1)比喻關鍵人物或核心力量

  • 例:「他在公司危機時成為中流砥柱,帶領團隊渡過難關。」

(2)形容堅不可摧的意志

  • 例:「中華民族在災難面前展現出中流砥柱般的頑強精神。」


相關成語與近義詞

  • 近義詞:擎天一柱、國家棟梁、定海神針

  • 反義詞:隨波逐流、牆頭草、不堪一擊


文化象徵

在中國文化中,「中流砥柱」不僅是成語,更是一種精神象徵,代表:

  • 堅韌不拔:面對逆境仍屹立不倒。

  • 擔當精神: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相關地理與景觀

  • 砥柱山: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是黃河著名景觀,現為旅遊勝地。

  • 中流砥柱石刻:部分歷史遺跡仍存,見證成語的歷史淵源。


總結

「中流砥柱」既是地理名詞,更是中華文化中重要的精神符號,象徵著堅毅、擔當與不屈不撓的品質,至今仍廣泛用於讚揚個人或集體的卓越貢獻。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