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馬(漢語成語)
成語出處

「青梅竹馬」一詞最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長干行》詩作。原詩中寫道:「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這四句詩生動描繪了孩童時期純真無邪的相處情景,後人從中提煉出「青梅竹馬」這個成語。
成語釋義
「青梅竹馬」字面意思是指孩童時期玩耍的青梅和竹馬。其引申含義為:
形容男女兒童之間天真無邪、親密無間的相處關係
特指從小一起長大、感情純真的男女朋友
比喻純潔美好的童年友誼
成語結構
該成語屬於聯合式結構,由兩個名詞性詞組構成:
「青梅」:指未成熟的梅子,青色的小梅果
「竹馬」:指兒童遊戲時當馬騎的竹竿
文化內涵
「青梅竹馬」承載了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
體現了中國人對純真感情的重視和嚮往
反映了傳統社會中兩性關係的理想模式
象徵著未受世俗污染的純潔情感
常被用來對比成人世界的複雜與虛偽
使用場景
該成語常見於以下場合:
描述童年玩伴發展為戀人的浪漫關係
回憶純真的童年友誼
文學作品中塑造人物關係背景
對比成人前後感情狀態的變化
近義詞語
與「青梅竹馬」意思相近的詞語包括:
兩小無猜
總角之交
兒時玩伴
童年知己
反義詞語
與「青梅竹馬」形成對比的詞語有:
半路夫妻
後天相識
媒妁之言
利益聯姻
成語演變
隨著時代發展,「青梅竹馬」的用法也產生了一些變化:
現代用法不再局限於男女關係,也可形容同性間的童年友誼
在流行文化中常被簡化為「青梅」或「竹馬」單獨使用
衍生出「青梅竹馬戀」、「青梅竹馬系」等新表達方式
文學應用
該成語在文學作品中廣泛應用:
古典文學:常用於描寫才子佳人的前緣
現代小說:作為人物關係設定的常見元素
影視劇作:成為浪漫情節的經典套路
流行歌曲:頻繁出現在歌詞中以表達純愛主題
社會意義
「青梅竹馬」觀念在當代社會中的意義:
代表著對單純人際關係的懷念
反映了現代人對真摯情感的追求
在速食愛情時代成為理想關係的象徵
影響了許多人對婚姻和感情的價值觀
相關典故
與「青梅竹馬」相關的歷史故事:
李白《長干行》中描寫的商人婦與其丈夫的童年往事
《紅樓夢》中賈寶玉與林黛玉的童年相處
民間傳說中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幼年相識情節
許多地方戲曲中才子佳人題材的常見鋪墊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