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硫代硫酸鈉

目錄

化學性質

硫代硫酸鈉硫代硫酸鈉

硫代硫酸鈉(Na₂S₂O₃)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常溫下為無色透明結晶或白色顆粒。其五水合物(Na₂S₂O₃·5H₂O)俗稱"海波"或"大蘇打",易溶於水,水溶液呈弱鹼性。該化合物在乾燥空氣中易風化,加熱至48℃時會熔融,100℃時失去全部結晶水。


分子結構

硫代硫酸鈉分子中,兩個硫原子處於不同氧化態:一個為+6價(與氧原子連接),另一個為-2價(與鈉原子連接)。其陰離子[S₂O₃]²⁻呈四面體結構,中心硫原子與三個氧原子和另一個硫原子形成共價鍵。


製備方法

工業上主要通過以下方法製備硫代硫酸鈉:

  1. 亞硫酸鈉法:將亞硫酸鈉溶液與硫粉共沸Na₂SO₃ + S → Na₂S₂O₃

  2. 硫化鈉法:利用硫化鈉和二氧化硫反應2Na₂S + 3SO₂ → 2Na₂S₂O₃ + S↓

  3. 氧化法:多硫化鈉空氣氧化製得


物理特性

  • 熔點:48℃(五水合物)

  • 密度:1.69 g/cm³(五水合物)

  • 溶解度:易溶於水(70.1g/100mL,20℃),不溶於乙醇

  • 折射率:1.489

  • 晶體結構:單斜晶系


化學反應

硫代硫酸鈉具有以下重要化學性質:

  1. 與酸反應生成硫和二氧化硫:Na₂S₂O₃ + 2HCl → 2NaCl + S↓ + SO₂↑ + H₂O

  2. 還原性:可被氯、溴等氧化劑氧化Na₂S₂O₃ + 4Cl₂ + 5H₂O → 2NaHSO₄ + 8HCl

  3. 與銀離子形成穩定絡合物:2S₂O₃²⁻ + Ag⁺ → [Ag(S₂O₃)₂]³⁻


主要用途

  1. 攝影工業:作為定影劑溶解未曝光的鹵化銀

  2. 紡織工業:用作漂白後的脫氯劑

  3. 醫藥領域:治療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劑

  4. 分析化學:碘量法的標準試劑

  5. 水處理:去除水中餘氯

  6. 採礦業:用於金銀礦的提取


安全注意

  • 低毒性,但大量攝入會引起胃腸道刺激

  • 接觸眼睛可能造成輕微刺激

  • 操作時應避免粉塵吸入

  • 儲存於陰涼、乾燥、通風處,遠離氧化劑和強酸


歷史發現

硫代硫酸鈉最早由法國化學家約瑟夫·路易·蓋-呂薩克和路易·雅克·泰納爾於1799年發現。其名稱"thiosulfate"源自希臘語"theion"(硫)和"sulfate"(硫酸鹽),表示其為硫酸鹽中的一個氧原子被硫取代的結構。


檢測方法

  1. 碘量法:利用與碘標準溶液的氧化還原反應定量測定

  2. 銀量法:通過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沉澱檢測

  3. 酸分解法:加入鹽酸後產生渾濁的硫沉澱作為定性檢測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知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下一篇 等角螺線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