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孔方兄

目錄

孔方兄的定義

孔方兄孔方兄

「孔方兄」是中國古代對銅錢的一種戲稱或暱稱,因其形狀為圓形,中間有方孔,故得此名。這一稱呼既形象又帶有親切感,反映了古人對錢幣的幽默態度。


名稱的由來

「孔方兄」一詞源自銅錢的形制特徵:

  • 圓形方孔:中國古代銅錢多為圓形,中間開有方孔,便於穿繩攜帶或存放。

  • 「孔方」的組合:方孔(孔為方形)加上「兄」字,形成擬人化的稱呼,帶有調侃意味。

這一稱呼最早可追溯至晉代魯褒的《錢神論》,文中提到「親之如兄,字曰孔方」,後世遂沿用此名。


歷史背景

(1)銅錢的起源

中國最早的圓形方孔錢為秦朝的「半兩錢」,秦始皇統一貨幣後,方孔圓錢成為標準形制,影響後世兩千多年。

(2)文化意義

  • 天圓地方的象徵:古人認為圓形象徵「天」,方形象徵「地」,銅錢的形制體現了傳統宇宙觀。

  • 財富與權力的象徵:銅錢不僅是交易媒介,也代表社會地位,甚至被用於陪葬、祈福等場合。


文學與文化中的孔方兄

「孔方兄」在文學作品中常被用來指代金錢,並帶有諷刺或幽默色彩,例如:

  • 《錢神論》(晉·魯褒):「錢之為體,有乾坤之象,親之如兄,字曰孔方。」

  • 古代詩詞:如宋代黃庭堅詩云:「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

  • 民間俗語:「有錢能使鬼推磨」等諺語,也與「孔方兄」的意象相關。


孔方兄的演變與影響

  • 貨幣形制的變化:隨著時代發展,銅錢逐漸被紙幣、金屬硬幣取代,但「孔方兄」仍作為金錢的代稱流傳。

  • 現代文化中的應用:在影視、文學作品中,「孔方兄」仍被用來調侃金錢的力量或諷刺拜金主義。


相關文物與收藏

古代銅錢(如五銖錢、開元通寶等)至今仍是收藏熱門,其上的文字、鑄造工藝具有極高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總結

「孔方兄」不僅是古代銅錢的代稱,更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反映了中國人對金錢的複雜態度——既依賴又調侃,既追求又批判。這一稱呼至今仍活躍在語言與文化中,成為中國貨幣史與民俗文化的重要見證。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子網路遮罩    下一篇 存在主義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