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常春藤(五加科植物)

目錄

基本介紹

常春藤(五加科植物)常春藤(五加科植物)

常春藤(學名: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又名中華常春藤,是五加科常春藤屬的常綠攀援灌木。其莖具氣生根,能攀附於樹木、牆壁或岩石上生長,葉片呈革質,四季常青,廣泛分佈於中國華東、華南、西南及陝西、甘肅等地,常見於庭園、公園等場所作垂直綠化植物。


形態特徵

莖幹

常春藤的莖呈灰棕色或黑棕色,表面光滑,具氣生根。幼枝上覆蓋鱗片狀柔毛,攀援生長時可達3-20米。

葉片

葉片為單葉互生,革質,表面深綠色,背面淺綠色。營養枝上的葉片呈三角狀卵形或戟形,長5-12厘米,寬3-10厘米,全緣或3裂;花果枝上的葉片則為橢圓狀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全緣。葉柄細長,長2-9厘米。

花果

傘形花序頂生,花小,淡黃白色或淡綠白色,芳香。花期9-11月。果實為球形漿果,直徑約7-13毫米,成熟時呈紅色或黃色,果期次年3-5月。


生長習性

常春藤適應性強,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耐寒性較好,能耐-5至-7℃的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為佳。其攀援能力強,可通過氣生根附著於牆面、樹幹等垂直表面生長。


分佈範圍

常春藤原生於中國華東(江蘇、浙江、安徽)、華南(福建、廣東、廣西)、西南(四川、雲南、貴州)及陝西、甘肅等地,海拔500-3200米的山坡、林緣、溝谷或岩石縫隙中均有分佈。此外,越南亦有分佈。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常春藤可通過扦插、壓條或播種繁殖:

  1. 扦插:春、秋季剪取10-15厘米健壯枝條,插入沙床,保持濕潤,約2-3週生根。

  2. 壓條:將莖蔓壓入土中,待生根後切離母株移栽。

  3. 播種:果實成熟後採種,春季播於苗床,覆土1厘米,保持濕潤,約1個月發芽。

養護管理

  • 光照:耐陰,但長期陰蔽會導致葉色暗淡,夏季需遮陰。

  • 澆水: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冬季減少澆水。

  • 施肥:每月施一次稀薄液肥,冬季停肥。

  • 修剪:及時剪除枯枝、病枝,促進新枝萌發。


藥用價值

常春藤全株可入藥,性味苦、辛、溫,具有祛風利濕、活血消腫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腰腿痛、跌打損傷等症。現代研究表明,其含常春藤苷、肌醇等成分,具抗菌、抗炎作用。


園林用途

常春藤枝葉茂密,四季常青,常用於:

  1. 垂直綠化:覆蓋牆面、圍欄或棚架。

  2. 地被植物:匍匐生長覆蓋地面。

  3. 盆栽觀賞:垂吊栽培或造型修剪。

  4. 生態功能:吸附粉塵、降低噪音,改善微環境。


文化象徵

在西方文化中,常春藤象徵永恆、忠誠與友誼,常用於婚禮花飾或學術標誌(如“常春藤盟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因其四季常青,寓意長壽與堅韌,是吉祥的庭院植物。


注意事項

常春藤的葉片及果實含少量有毒成分,誤食可能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需避免兒童或寵物接觸。栽培時需定期修剪,防止過度蔓延影響其他植物生長。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存在主義    下一篇 弱相互作用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