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舞草

目錄

植物學分類

舞草舞草

舞草(學名:Codariocalyx motorius),又稱「跳舞草」、「風流草」,屬於豆科(Fabaceae)舞草屬(Codariocalyx)植物。其獨特之處在於葉片能夠自主運動,因此得名「舞草」。


形態特徵

2.1 植株結構

舞草為直立灌木,株高可達1.5米,莖幹呈圓柱形,表面有細微縱棱。

2.2 葉片特徵

  • 葉為三出複葉,頂生小葉較大,側生小葉較小。

  • 葉片對光線、溫度及聲波敏感,可隨環境變化擺動,呈現「跳舞」現象。

2.3 花朵與果實

  • 花為紫紅色或白色,呈總狀花序,花期在7-9月。

  • 果實為莢果,成熟後呈褐色,內含種子。


生長習性與分佈

3.1 適生環境

舞草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多生長於向陽山坡、疏林或灌木叢中,適宜溫度為20-30℃。

3.2 地理分佈

主要分佈於中國華南、西南地區(如廣西、雲南、貴州),以及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運動機制(跳舞現象)

舞草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葉片能自主運動,其機制可能包括:

  • 感光性:葉片隨光照強弱變化而調整角度。

  • 感溫性:溫度變化影響葉片細胞膨壓,導致運動。

  • 聲波反應:部分研究表明,舞草可能對特定頻率聲波(如音樂)產生反應。


藥用與經濟價值

5.1 傳統藥用

  • 中醫認為舞草具有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關節疼痛。

  • 部分地區民間用其葉片泡茶,以緩解疲勞。

5.2 觀賞價值

因其獨特的「跳舞」特性,舞草常被栽培作為觀賞植物,或應用於生態園林設計。


栽培與養護

6.1 繁殖方式

  • 種子繁殖:春季播種,發芽適溫約25℃。

  • 扦插繁殖:選取健壯枝條,插於濕潤沙土中生根。

6.2 養護要點

  • 光照:需充足陽光,但夏季需適當遮蔭。

  • 水分:保持土壤濕潤,避免積水。

  • 土壤:適宜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文化與傳說

  • 在中國民間,舞草被視為「有靈性」的植物,傳說其舞動是對愛情的回應。

  • 部分民族將舞草用於祈福儀式,象徵生機與活力。


研究與保護現狀

  • 科學家持續研究其運動機制,以探索植物行為學的新發現。

  • 由於野生舞草數量減少,部分地區已將其列為保護物種,提倡人工培育。

舞草因其獨特的生物特性,成為植物學與園藝學的焦點之一,兼具科學價值與觀賞魅力。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緩存    下一篇 花崗石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