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濕疹

目錄

濕疹概述

濕疹濕疹

濕疹(Eczema)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症性疾病,屬於過敏性皮膚病的一種。其主要特徵為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伴隨明顯瘙癢,常反覆發作。濕疹並非單一疾病,而是一組具有相似臨床表現的皮膚病總稱。


病因與發病機制

  1. 內在因素

    • 遺傳性過敏體質

    • 免疫功能異常

    • 內分泌及代謝障礙

    • 慢性消化系統疾病

    • 精神神經因素

  2. 外在因素

    • 環境過敏原(塵蟎、花粉等)

    • 食物過敏(海鮮、蛋類等)

    • 化學刺激(化妝品、清潔劑等)

    • 物理刺激(乾燥、出汗等)


臨床分類與表現

急性濕疹

  • 突然發病,皮膚出現密集小丘疹、丘皰疹或水皰

  • 基底潮紅,逐漸融合成片

  • 劇烈瘙癢,搔抓後形成糜爛面

亞急性濕疹

  • 急性濕疹炎症減輕後發展而來

  • 皮損以小丘疹、鱗屑和結痂為主

  • 仍有明顯瘙癢

慢性濕疹

  • 由急性、亞急性濕疹反覆發作轉變而來

  • 皮膚增厚、浸潤,色素沉著

  • 表面粗糙,呈苔蘚樣變

  • 陣發性瘙癢


特殊類型濕疹

  1. 異位性皮炎:與遺傳過敏體質相關的慢性復發性濕疹

  2. 接觸性皮炎:皮膚接觸致敏物質後發生的濕疹樣改變

  3. 脂溢性濕疹:發生於皮脂分泌旺盛部位的濕疹

  4. 錢幣狀濕疹:皮損呈圓形或橢圓形,類似錢幣

  5. 汗皰疹:發生於手掌、足蹠的水皰性濕疹


診斷與鑑別診斷

診斷要點

  • 典型皮損表現

  • 對稱分布

  • 劇烈瘙癢

  • 慢性病程,易復發

需鑑別疾病

  • 神經性皮炎

  • 銀屑病(牛皮癬)

  • 體癬

  • 接觸性皮炎


治療方法

一般治療

  • 尋找並去除誘發因素

  • 避免刺激性食物及接觸過敏原

  • 保持皮膚清潔與保濕

藥物治療

  • 外用藥:糖皮質激素軟膏、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抗生素軟膏等

  • 內服藥:抗組胺藥、抗生素、免疫調節劑等

  • 中醫治療:清熱解毒、祛風除濕類中藥

物理治療

  • 紫外線療法

  • 冷敷療法


預防與護理

  1.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 避免過度清潔和熱水燙洗

    • 選擇溫和無刺激的護膚品

    • 穿著寬鬆透氣的棉質衣物

  2. 飲食調理

    • 避免已知過敏食物

    • 多攝取富含維生素的蔬果

    • 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心理調適

    • 保持良好心態,減輕精神壓力

    • 保證充足睡眠


預後與併發症

  1. 預後:濕疹多數可控制,但易復發,慢性濕疹治療難度較大

  2. 常見併發症

    • 皮膚感染(細菌、真菌或病毒感染)

    • 皮膚苔蘚樣變

    • 色素沉著或減退


研究進展

近年來,濕疹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進展:

  • 微生物組與濕疹發病的關係

  • 新型生物製劑的應用

  • 表觀遺傳學在濕疹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 精準醫學在濕疹個體化治療中的應用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清宮四大疑案    下一篇 無紡布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