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切換式網路
基本概念

電路切換式網路(Circuit Switching Network)是一種傳統的通信網路技術,其核心特徵是在通信雙方之間建立一條專用的物理傳輸路徑。這種技術起源於早期的電話系統,與現代常見的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形成鮮明對比。
工作原理
連接建立階段:通信開始前,網路會在發送端和接收端之間建立一條專用的物理通道
數據傳輸階段:通信雙方獨佔使用該通道進行連續的數據傳輸
連接釋放階段:通信結束後,系統會釋放該專用通道供其他用戶使用
主要特點
專用通道:通信期間通道被通信雙方獨佔
固定帶寬:建立連接時即確定帶寬,不受網路擁塞影響
連續傳輸:數據以連續的比特流形式傳輸
低延遲:一旦建立連接,數據傳輸延遲很小
技術優勢
傳輸質量穩定:專用通道保證了穩定的傳輸質量
實時性好:適合語音、視頻等實時應用
數據有序到達:數據按發送順序到達,無需重組
簡單可靠:技術成熟,可靠性高
技術劣勢
資源利用率低:專用通道在靜默期也佔用資源
連接建立耗時:每次通信都需建立連接過程
成本較高:專用線路導致單位成本上升
擴展性差:難以支持大規模並發通信
典型應用
傳統電話網路(PSTN)
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
部分專線數據服務
與分組交換比較
比較項目 | 電路交換 | 分組交換 |
---|---|---|
資源佔用 | 專用通道 | 共享通道 |
延遲特性 | 固定低延遲 | 可變延遲 |
傳輸效率 | 靜默期效率低 | 資源利用率高 |
適用場景 | 實時通信 | 突發數據 |
發展現狀
隨著網絡技術發展,純粹的電路交換技術已逐步被分組交換取代,但在某些特定領域(如部分傳統電話網絡)仍有應用。現代網絡常採用混合技術,如ATM(異步傳輸模式)就結合了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的優點。
未來趨勢
雖然核心網絡已普遍採用分組交換技術,但電路交換的概念在虛擬電路(Virtual Circuit)等新技術中得以延續,以滿足特定應用的服務質量(QoS)要求。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