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酸鈉
基本概況

矽酸鈉(Sodium silicate)是一種無機化合物,俗稱泡花鹼或水玻璃,化學式為Na₂SiO₃。它是由二氧化矽(SiO₂)與氧化鈉(Na₂O)按不同比例組成的化合物,實際上是多矽酸鈉的混合物。
物理性質
外觀:無色、青綠色或棕色的固體或粘稠液體
溶解性:易溶於水,水溶液呈鹼性
熔點:約1088°C
密度:固體約2.4g/cm³,液體濃度不同密度變化較大
粘度:隨模數和濃度變化顯著
化學性質
水解反應:水溶液呈鹼性,會水解生成氫氧化鈉和矽酸
與酸反應:遇強酸會析出矽酸凝膠
穩定性:在空氣中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分解
模數:SiO₂與Na₂O的摩爾比,影響其性質的主要參數
生產製造
乾法生產
將石英砂和純鹼按比例混合
在1400-1500°C高溫下熔融反應
冷卻後得到固體矽酸鈉
可通過水熱溶解製成液體產品
濕法生產
使用燒鹼溶液與石英砂在高壓釜中反應
反應溫度約130-180°C
直接得到液體矽酸鈉產品
主要用途
工業應用
洗滌劑:作為助洗劑和緩蝕劑
造紙:用作紙張粘合劑和漂白助劑
紡織:用於織物漂白和染色
陶瓷:作為釉料成分
鑄造:用作型砂粘結劑
建築材料
水泥外加劑:提高強度和耐久性
防火材料:用於防火塗料和板材
土壤加固:用於地基處理
其他應用
蛋類保鮮:傳統上用於雞蛋保鮮
膠黏劑:用作紙板、瓦楞紙的粘合劑
水處理:用作絮凝劑和腐蝕抑制劑
安全與儲存
健康危害:對皮膚和眼睛有刺激性,吸入粉塵有害
防護措施:操作時需佩戴防護眼鏡和手套
儲存條件:密封保存,避免與酸類接觸
消防措施:不可燃,但高溫下會分解釋放有毒煙霧
規格型號
矽酸鈉產品通常按以下參數分類:
模數(SiO₂/Na₂O摩爾比):常見有2.0、2.2、2.4、2.8、3.1、3.3等
形態:固體(塊狀、粉狀)或液體
濃度:液體產品通常以波美度(°Be')表示
歷史發展
最早由德國化學家Johann Nepomuk von Fuchs於1818年系統研究
19世紀末開始工業化生產
20世紀應用範圍不斷擴大
中國於1950年代建立規模化生產能力
環境影響
生物降解性:不易生物降解,但無生物累積性
水體影響:高濃度會改變水體pH值
處理方法:可通過酸中和沉澱去除
環保替代:在某些領域被更環保的助劑取代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