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城
地理位置

八面城位於中國東北地區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境內,地處遼寧省北部,東經123°45′至124°31′,北緯42°33′至43°29′之間。該城址坐落在昌圖縣八面城鎮,距離縣城約35公里,地勢平坦,屬於遼河平原的一部分。
歷史沿革
八面城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
遼代時期:為韓州治所所在地,是遼代重要的行政和軍事中心
金代時期:繼續作為韓州州治,城市規模進一步擴大
元代以後:隨著政治中心轉移,城市地位逐漸下降
近代:成為昌圖縣下轄的一個重要集鎮
城址規模與佈局
八面城遺址呈長方形:
城牆周長:約3840米
城牆高度:現存最高處約5米
城牆基寬:約15米
城門設置:原有四門,現存遺跡可辨
城內佈局:分為官署區、民居區、商業區等功能分區
考古發現
歷次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
建築構件:包括瓦當、板瓦、筒瓦等
生活用具:陶瓷器、銅鏡、鐵器等
貨幣:遼金時期的銅錢
宗教文物:佛教造像和法器
文字資料:刻有文字的磚石和碑刻
文化價值
八面城遺址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是研究遼金時期城市規劃的重要實物資料
反映了當時東北地區的建築技術和工藝水平
見證了遼金時期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發展
為研究古代東北民族融合提供了重要依據
保護現狀
目前八面城遺址的保護情況:
1963年被列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城牆遺跡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
部分區域因農業活動受到輕微破壞
當地政府已制定相關保護規劃
旅遊資訊
對於有意參觀八面城遺址的遊客:
最佳參觀季節:春、秋兩季
交通方式:可從昌圖縣城乘坐公交或出租車前往
周邊景點:可結合昌圖縣其他歷史遺跡一同遊覽
注意事項:參觀時請勿破壞遺址,遵守文物保護規定
學術研究
八面城一直是歷史考古學界的研究重點:
已發表多篇關於城址年代和性質的學術論文
對城內出土文物的研究持續進行中
近年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城址測繪和分析
仍有許多歷史謎題有待進一步考古發現解開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