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握髮吐哺

目錄

詞語釋義

握髮吐哺握髮吐哺

「握髮吐哺」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為國家或事業勤奮工作、禮賢下士的態度。字面意思是「握著濕髮、吐出口中的食物」,比喻急於接待賢士,不敢耽誤片刻。


成語出處

該成語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周公旦為招攬人才,常常在洗頭時握著頭髮、吃飯時吐出食物,急忙接待來訪的賢士。後世以此形容領導者求賢若渴、勤政愛民的精神。


歷史典故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西周初年,周公旦輔佐年幼的周成王,日夜操勞國事。他為了不讓賢士久等,常在洗頭時握著未乾的頭髮,或在吃飯時吐出嘴裡的食物,立刻接見人才。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此典:「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讚揚周公的禮賢下士。


成語用法

「握髮吐哺」多用於形容領導者或重要人物勤於政務、重視人才。常見於書面語或正式場合,表達對賢能之士的尊重與渴求。

例句

  1. 這位企業家為了公司發展,常常「握髮吐哺」,親自接見優秀人才。

  2. 古代賢君「握髮吐哺」的精神,值得現代領導者學習。


近義詞

  • 吐哺握髮:與「握髮吐哺」同義,形容禮賢下士。

  • 求賢若渴:形容急切尋求人才。

  • 禮賢下士:指地位高的人謙虛對待有才德的人。


相關文化影響

「握髮吐哺」不僅是歷史典故,更成為中華文化中重視人才、勤勉盡責的象徵。後世許多文人、政治家引用此典,強調招攬賢才的重要性。


現代應用

在現代管理學中,「握髮吐哺」的精神被引申為企業或組織應重視人才,領導者需以身作則,展現誠意與效率,吸引優秀人才加入。


總結

「握髮吐哺」體現了古代賢者對人才的重視與勤政態度,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該成語不僅是歷史佳話,更是中華文化中「尊賢重才」價值觀的體現。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抗生素    下一篇 敗北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