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毛票

目錄

毛票的定義

毛票毛票

毛票是中國民間對小面額人民幣紙幣的俗稱,主要指人民幣中面值為1角、2角、5角的紙幣。這個稱呼源於中國傳統貨幣單位"角"在民間俗稱"毛",因此這些小面額紙幣被統稱為"毛票"。


毛票的歷史沿革

第一套人民幣中的毛票

中國人民銀行於1948年12月1日成立後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中,就已經包含了1角、2角和5角面值的紙幣,這些是中國最早的毛票。

第二套人民幣的創新

1955年3月1日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中,毛票的設計更加規範化,採用了更先進的防偽技術,並開始使用漢、蒙、藏、維四種民族文字。

第三套人民幣的經典設計

1962年4月20日開始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中,毛票的設計達到了藝術高峰,尤其是1966年1月10日發行的1角"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紙幣,成為收藏界的珍品。

第四套人民幣的多元民族特色

1987年4月27日起陸續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中,毛票正面採用了中國少數民族人物頭像,展現了中華民族大團結的主題。


毛票的設計特徵

尺寸規格

  • 1角紙幣:通常約為115mm×52mm

  • 2角紙幣:通常約為120mm×55mm

  • 5角紙幣:通常約為125mm×58mm

色彩運用

  • 1角:多為棕色或深棕色系

  • 2角:多為綠色或藍綠色系

  • 5角:多為紫色或紫紅色系

防偽技術

隨著時代發展,毛票的防偽技術不斷升級,從最初的水印、凹版印刷,到後來的金屬安全線、隱形圖案、熒光油墨等。


毛票的經濟作用

小額交易媒介

毛票在中國經濟生活中扮演著小額交易的重要角色,特別是在零售業、公共交通等領域。

貨幣體系基礎

作為人民幣體系中最小的紙幣單位,毛票構成了中國貨幣體系的基礎層級。

找零功能

在電子支付普及前,毛票是商業找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毛票的收藏價值

稀有品種

某些年代的特殊版別毛票,如第三套人民幣中的"背綠水印"1角紙幣,在收藏市場上價值不菲。

品相評級

毛票的收藏價值與其品相密切相關,全新未流通的毛票價格遠高於流通使用過的。

歷史意義

不同時期發行的毛票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和印鈔技術水平,具有歷史研究價值。


毛票的現狀與未來

電子支付的衝擊

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毛票在實際生活中的使用頻率大幅下降。

逐步退出流通

中國人民銀行已對部分版本的毛票實行只收不付政策,逐步使其退出流通領域。

收藏市場升溫

隨著某些版別毛票停止流通,其在錢幣收藏市場的關注度不斷提高。


毛票的文化意義

毛票不僅是貨幣,也承載著中國幾代人的集體記憶,見證了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的歷程。許多藝術作品和文學創作都以毛票為題材,反映了它在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武義縣    下一篇 氨基乙酸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