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
地理位置

滄州市位於中國河北省東南部,地處華北平原東部,東臨渤海,北接天津市,南鄰山東省,西與保定市、衡水市接壤。地理座標為北緯37°29′至38°57′,東經115°42′至117°50′之間。全市總面積14,30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5.3公里。
歷史沿革
滄州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春秋戰國時期屬齊國,秦朝屬鉅鹿郡。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始置滄州,因瀕臨渤海而得名「滄」(古意為「青綠色」)。明清時期為河間府所轄,1949年後屬河北省。1983年設立地級滄州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23年,滄州市下轄2個市轄區、4個縣級市、10個縣:
市轄區:運河區、新華區
縣級市:泊頭市、任丘市、黃驊市、河間市
縣:滄縣、青縣、東光縣、海興縣、鹽山縣、肅寧縣、南皮縣、吳橋縣、獻縣、孟村回族自治縣
人口民族
截至2022年末,滄州市常住人口730.4萬人。漢族佔總人口的98%以上,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另有滿族、蒙古族等。孟村回族自治縣是河北省唯一的回族自治縣。
經濟概況
滄州是河北省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GDP)達4380億元人民幣。主要產業包括:
石油化工:依託華北油田和黃驊港發展
裝備製造:管道裝備、汽車零部件等
現代物流:依託黃驊港和京滬高速等交通優勢
特色農業:小棗、鴨梨、水產養殖等
交通運輸
滄州是華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
鐵路:京滬高鐵、京九鐵路、朔黃鐵路等
公路:京滬高速、石黃高速、津汕高速等
港口:黃驊港是河北省三大港口之一
航空:周邊有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濟南遙牆國際機場
文化旅遊
滄州有「武術之鄉」、「雜技之鄉」的美譽:
文化遺產:滄州鐵獅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吳橋雜技大世界
傳統藝術:滄州武術(八極拳、劈掛拳等)、吳橋雜技
自然景觀:南大港濕地、白洋澱東部景區
紅色旅遊:馬本齋烈士紀念館
特色物產
金絲小棗:滄縣特產,有3000多年栽培歷史
泊頭鴨梨: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河間驢肉火燒:河北著名小吃
黃驊海鮮:對蝦、梭子蟹等渤海特產
教育科研
滄州市擁有:
河北水利電力學院
滄州師範學院
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渤海理工職業學院
多所國家級和省級科研機構
著名人物
馬本齋:抗日英雄,回民支隊司令員
張之洞:晚清名臣,洋務運動代表人物
霍元甲:著名武術家(祖籍滄州東光縣)
馮國璋:北洋軍閥直系首領,曾任中華民國代總統
城市榮譽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
中國武術之鄉
中國雜技之鄉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