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阿弥陀佛(佛教术语)
基本概念

「南無阿彌陀佛」是佛教淨土宗的重要修行語句,由「南無」和「阿彌陀佛」兩部分組成。這六字洪名在漢傳佛教中被視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根本法門,信徒通過持誦此名號表達對阿彌陀佛的歸依與信心。
詞語解析
南無
梵語「Namas」音譯,意為「歸命」、「敬禮」、「皈依」。在佛教用語中表示對佛、法、僧三寶的完全歸順與虔誠禮敬。
阿彌陀佛
梵語「Amitābha」音譯:
「阿彌陀」意為「無量」
「佛」意為「覺者」全稱可解為「無量光佛」或「無量壽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
宗教意義
淨土宗核心
在淨土宗修行體系中:
持誦此名號為主要修行方法
被視為「易行道」,適合所有根器的眾生
具備「橫超三界」的特殊功德
四十八願體現
據《無量壽經》記載,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其中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明確指出:「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修行方法
持名念佛
出聲念:高聲念、低聲念、金剛念
默念:心念心聽
記數念:用念珠計數
修行要領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一心不亂」(《阿彌陀經》)
強調信、願、行三資糧
文化影響
文學藝術
佛教造像中常見阿彌陀佛接引像
成為禪詩、佛曲的重要題材
影響民間說唱文學和戲曲
社會習俗
成為華人佛教徒最普遍的問候語
臨終助念的主要內容
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祝福用語
經典依據
主要佛教經典記載:
《佛說阿彌陀經》
《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佛經》(合稱「淨土三經」)
不同宗派觀點
淨土宗
主張「念佛往生」,認為持名念佛即可仰仗佛力往生淨土。
禪宗
部分禪師主張「自性彌陀」,認為念佛是明心見性的方便法門。
密宗
將阿彌陀佛作為本尊之一,有相關的觀想和持咒修法。
註:本文內容參考自百度百科相關條目及佛教經典記載。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