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赴湯蹈火(成語)

目錄

成語釋義

赴湯蹈火(成語)赴湯蹈火(成語)

「赴湯蹈火」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一個人無所畏懼,即使面對極度危險或艱難的處境,也願意勇往直前,毫不退縮。「湯」指的是沸水,「蹈」則是踩踏的意思,字面意思是敢於跳進滾燙的水裡、踩過熾熱的火堆,比喻不畏艱險、奮不顧身的精神。


成語出處

「赴湯蹈火」最早見於《漢書·晁錯傳》中的記載:

「故能使其眾蒙矢石,赴湯火,視死如生。」

此外,晉代文學家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中也有類似表述:

「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這些文獻均體現了「赴湯蹈火」所表達的勇敢無畏的精神。


成語結構與用法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赴湯」和「蹈火」兩個動賓結構組成。

  • 語法功能:通常作謂語、狀語或定語,多用於形容人的勇氣與決心。

  • 常見搭配

    • 「甘願赴湯蹈火」(表示自願承擔危險)

    • 「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強調毫不猶豫)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

    • 出生入死

    • 衝鋒陷陣

    • 肝腦塗地

    • 萬死不辭

  • 反義詞

    • 貪生怕死

    • 畏首畏尾

    • 臨陣退縮


成語故事與典故

「赴湯蹈火」的典故多與忠義、勇敢的人物事蹟相關。例如:

  • 三國時期關羽:為保護劉備的家眷,甘願冒險,體現了「赴湯蹈火」的忠義精神。

  • 岳飛抗金:岳飛率領岳家軍奮勇抗敵,即使面對金兵的強大攻勢,仍然「赴湯蹈火」,誓死報國。


現代用法與例句

現代漢語中,「赴湯蹈火」多用於形容為理想、信念或他人奉獻一切的決心。例如:

  • 例句1:為了拯救災民,消防隊員們赴湯蹈火,奮不顧身地衝進火場。

  • 例句2:只要國家需要,他願意赴湯蹈火,絕不退縮。


文化影響

「赴湯蹈火」不僅是一個成語,更是一種精神象徵,代表中華文化中推崇的忠誠、勇敢和犧牲精神。它常見於文學作品、影視劇及日常勵志語境中,激勵人們在困難面前保持堅毅。


相關成語拓展

  • 「捨生取義」: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 「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絕不退縮。

  • 「臨危不懼」:面對危險毫不害怕。

「赴湯蹈火」作為一個經典成語,至今仍被廣泛使用,展現了漢語成語的深刻文化底蘊。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賓語從句    下一篇 超導材料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