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丝鼠
基本介紹

毛絲鼠(學名:Chinchilla lanigera),又稱絨鼠、龍貓,屬於齧齒目毛絲鼠科,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地區。因其柔軟緻密的皮毛而聞名,現已成為受歡迎的寵物與皮毛經濟動物。
形態特徵
體型:體長約22-38厘米,尾長10-15厘米,成年體重500-800克。
毛髮:擁有現存哺乳動物中最密集的毛髮(每毛孔60-80根毛髮),毛色多呈藍灰色,亦有米色、黑色等變種。
適應特徵:大耳朵用於散熱,後肢強健適於跳躍,前肢靈巧可抓握食物。
棲息地與分布
原生環境:棲息於安第斯山脈海拔3,000-5,000米的岩縫與洞穴中。
現存分布:野生種群僅存於智利北部,人工養殖遍及全球。
生活習性
社交行為:群居動物,以家族為單位活動,通過叫聲與肢體語言交流。
活動時間:晨昏性動物,白天休息,早晚活躍。
清潔習慣:以火山灰進行沙浴清潔皮毛,無法用水洗(易導致毛髮板結)。
繁殖與壽命
性成熟期:約8個月大。
繁殖特點:妊娠期111天(齧齒類中最長),每胎通常產1-2仔。
壽命:人工飼養下可達10-20年,遠超一般齋齒動物。
保護現狀
瀕危等級:被IUCN列為瀕危物種,野生種群因19世紀過度捕獵幾近滅絕。
保護措施:
《華盛頓公約》(CITES)列入附錄Ⅰ禁止國際貿易。
智利設立國家保護區嚴禁捕獵。
經濟價值
皮毛產業:單張優質毛皮曾價值10萬美元(1920年代),現主要來自人工養殖場。
寵物市場:因溫順性格與呆萌外形成為國際流行寵物,需專用飼料與恆溫環境。
飼養注意事項
環境要求:保持15-25℃通風環境,避免潮濕與陽光直射。
飲食管理:主食為提摩西草與專用飼料,需定期補充維生素。
健康風險:易患消化系統疾病與中暑,嚴禁餵食新鮮蔬果。
文化影響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以毛絲鼠為原型創作出《龍貓》角色,推動其寵物化風潮。
因其夜行性與敏感特質,被部分南美原住民視為「月亮精靈」。
(注:本文內容基於公開百科資料整理,具體飼養建議請諮詢專業獸醫。)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