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徑流

目錄

定義與概念

徑流徑流

徑流是指降水或冰雪融水在流域內匯集後,沿著地表或地下流動至河流、湖泊或海洋的水流。它是水文循環的重要環節,也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徑流可分為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兩大類。


形成過程

降水階段

降水是徑流形成的首要條件,包括雨、雪、霰、雹等形式。降水強度、持續時間和分布範圍直接影響徑流的形成。

截留階段

部分降水被植被、建築物等截留,暫時不參與徑流形成。植被截留量可達年降水量的5-30%。

下滲階段

降水到達地面後,部分水分滲入土壤形成土壤水,當土壤含水量達到飽和後,多餘的水分開始形成地表徑流。

匯流階段

地表水沿坡面流動,逐漸匯集到河網中;地下水則通過基流向河流補給,最終形成河道徑流。


分類方式

按流動路徑

  • 地表徑流:沿地表流動的水流

  • 壤中流:在土壤表層中流動的水流

  • 地下徑流:在地下含水層中流動的水流

按形成原因

  • 降雨徑流:由降水直接形成

  • 融雪徑流:由冰雪融化形成

  • 冰川徑流:由冰川消融形成

  • 混合徑流:多種來源共同形成

按時間特徵

  • 即時徑流:降水後立即產生的徑流

  • 基流:由地下水補給的穩定徑流


影響因素

氣候因素

  • 降水量及其時空分布

  • 降水強度與持續時間

  • 氣溫(影響蒸發和融雪)

  • 風速(影響蒸發)

流域特徵

  • 地形坡度與高程

  • 流域形狀與面積

  • 土壤類型與結構

  • 植被覆蓋狀況

  • 土地利用方式

人為因素

  • 水利工程建設

  • 城市化進程

  • 農業活動

  • 森林砍伐與植樹造林


測量與計算

測量方法

  • 水位觀測:通過水位站測量河流水位

  • 流速測量:使用流速儀、浮標等方法

  • 流量計算:Q=AV(流量=斷面面積×流速)

  • 徑流深計算:R=Q×T/A(徑流深=流量×時間/流域面積)

徑流係數

徑流係數是指某一時段內徑流量與同期降水量的比值,反映流域對降水的徑流響應能力。


時空分布特徵

時間變化

  • 年內變化:受氣候季節性影響明顯

  • 年際變化:受降水年際波動影響

  • 長期趨勢: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

空間分布

  • 受氣候帶、地形等因素影響呈現區域差異

  • 一般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 山地多於平原,迎風坡多於背風坡


生態與環境意義

水資源功能

  • 淡水資源的主要來源

  • 支持農業灌溉、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

  • 維持河流生態系統健康

地質作用

  • 塑造地表形態(侵蝕、搬運、堆積)

  • 參與岩石循環

  • 形成沖積平原和三角洲

環境影響

  • 攜帶營養物質和污染物

  • 影響水體富營養化程度

  • 參與全球物質循環


人類利用與管理

水資源開發

  • 水電站建設

  • 灌溉系統

  • 城市供水

  • 航運開發

防洪管理

  • 水庫調蓄

  • 堤防建設

  • 分洪區規劃

  • 洪水預報預警

生態保護

  • 維持最小生態流量

  • 保護河流連續性

  • 控制面源污染

  • 恢復河岸植被


研究意義與發展

徑流研究在水文學、氣候學、生態學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隨著遙感技術、計算機模擬等方法的發展,徑流研究正朝著精細化、定量化和預測預報方向不斷進步,為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幾何級數公式    下一篇 意識形態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