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
激素的定義

激素(英語:Hormone),又稱荷爾蒙,是由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細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質。這些物質通過血液循環或組織液傳遞信息,調節機體生理活動和代謝過程。激素在極低濃度下即可產生顯著生理效應,是生物體內重要的化學信使。
激素的分類
根據化學結構,激素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蛋白質與肽類激素
例如:胰島素、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
主要由下丘腦、垂體、胰腺等分泌
類固醇激素
例如:皮質醇、睾酮、雌激素
主要由腎上腺皮質、性腺等分泌
胺基酸衍生物激素
例如:甲狀腺素、腎上腺素
主要由甲狀腺、腎上腺髓質等分泌
脂肪酸衍生物激素
例如:前列腺素
作用範圍較局部
激素的作用機制
激素通過以下方式發揮作用:
與受體結合:激素與靶細胞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引發細胞內信號傳導
基因調控:部分激素(如類固醇激素)可直接進入細胞核,調節基因表達
第二信使系統:如cAMP、Ca²⁺等參與激素信號的放大與傳遞
人體主要內分泌腺及其激素
內分泌腺 | 主要激素 | 主要功能 |
---|---|---|
下丘腦 | 釋放激素與抑制激素 | 調控垂體激素分泌 |
垂體 | 生長激素、促激素等 | 調節生長與其他內分泌腺活動 |
甲狀腺 | 甲狀腺素、降鈣素 | 調節代謝與血鈣水平 |
胰島 | 胰島素、胰高血糖素 | 調節血糖水平 |
腎上腺 | 皮質醇、腎上腺素 | 應激反應與代謝調節 |
性腺 | 睾酮、雌激素、孕激素 | 調節生殖功能與第二性徵 |
激素的生理功能
激素參與調節多種生理過程,包括:
新陳代謝:如胰島素調節糖代謝
生長發育:如生長激素促進骨骼與組織生長
生殖功能:如性激素調控生殖週期與性徵
應激反應:如腎上腺素參與「戰鬥或逃跑」反應
水鹽平衡:如抗利尿激素調節水分重吸收
激素失調與疾病
激素分泌異常可導致多種疾病:
分泌過多:
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素過多)
肢端肥大症(生長激素過多)
分泌不足:
糖尿病(胰島素不足)
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素不足)
受體異常:
如胰島素抵抗導致的2型糖尿病
激素的應用
激素在醫學上有廣泛應用:
治療用途:
胰島素治療糖尿病
皮質醇治療炎症性疾病
性激素用於避孕與激素替代療法
診斷用途:
通過檢測激素水平診斷內分泌疾病
如TSH檢測評估甲狀腺功能
農業應用:
植物生長調節劑
動物飼養中的生長促進劑
激素研究的歷史
1902年:英國科學家發現第一種激素——促胰液素
1921年:胰島素被成功分離並用於治療糖尿病
20世紀中葉:多種激素的結構與功能被闡明
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推動激素作用機制研究
注意事項
激素藥物需嚴格遵醫囑使用,避免濫用
長期使用外源性激素可能導致內分泌系統反饋抑制
運動補劑中的激素類物質可能帶來健康風險
激素系統與神經系統共同構成機體的兩大調節系統,對維持生命活動的穩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