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目錄

地理位置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中國湖南省西北部,地處武陵山脈腹地,屬於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公園總面積約4,810公頃,核心景區面積達3,170公頃,海拔最高處為1,300公尺(兔兒望月峰),最低處為300公尺(水繞四門)。


歷史沿革

  • 1982年:中國國務院批准成立「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為中國首個國家森林公園。

  •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含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 2004年:入選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地質特徵

公園以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聞名,形成於3.8億年前的泥盆紀,經地殼抬升、流水侵蝕及風化作用,塑造出3,000餘座形態各異的石柱與峰林。主要地質景觀包括:

  • 峰林群:如「御筆峰」、「天女散花」等。

  • 峽谷地貌:金鞭溪、十里畫廊等。

  • 溶洞系統:黃龍洞(喀斯特地貌代表)。


主要景點

黃石寨

  • 特色:海拔1,080公尺,有「不到黃石寨,枉到張家界」之稱。

  • 看點:摘星台、六奇閣、五指峰。

金鞭溪

  • 特色:全長7.5公里,沿溪而行可見「金鞭岩」、「神鷹護鞭」等奇石。

  • 生態:兩岸為原始次生林,擁有珙桐、紅豆杉等珍稀植物。

袁家界

  • 特色:電影《阿凡達》「哈利路亞山」取景地。

  • 看點:乾坤柱(懸浮山原型)、天下第一橋。

天子山

  • 特色:土家族起義領袖向大坤自稱「天子」而得名。

  • 看點:御筆峰、仙女獻花、西海峰林。


生態資源

植物多樣性

  • 珍稀物種:擁有3,000餘種高等植物,包括水杉(活化石)、銀杏、伯樂樹等國家保護植物。

  • 植被類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垂直分布明顯。

動物資源

  • 鳥類:記錄有130餘種,如紅腹角雉、白頸長尾雉。

  • 獸類:獼猴、穿山甲、林麝等國家級保護動物。


文化與民俗

  • 土家族文化:景區周邊為土家族聚居地,傳統節日如「六月六」、茅古斯舞等非遺文化。

  • 傳說故事:多處景點附有神話傳說,如「千里相會」描述夫妻岩的愛情故事。


旅遊資訊

  • 最佳季節:春秋季(4-5月、9-11月),避開雨季(6-8月易起霧)。

  • 交通方式

    • 飛機: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

    • 鐵路:張家界西站(高鐵)、張家界站(普速)。

  • 門票:武陵源核心景區通票(含森林公園)約227元人民幣(4日有效)。


世界遺產價值

聯合國評價其為「具有突出美學與科學價值的峰林地貌」,並滿足以下標準:

  • 標準VII:絕妙的自然現象與景觀。

  • 標準VIII:地球演化史的典型例證。


保護措施

  • 限制開發:核心區禁止新建住宿設施。

  • 環保措施:推行電動車接駁、垃圾分類處理。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以其獨特的自然奇觀與生態多樣性,成為全球知名的地質與生態研究基地,同時也是中國旅遊的標誌性景區之一。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廬山    下一篇 張掖丹霞地貌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