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恩施大峽谷

目錄

地理位置

恩施大峽谷恩施大峽谷

恩施大峽谷位於中國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境內,地處湘、渝、鄂三省交界處。峽谷全長約108公里,總面積達300平方公里,核心遊覽區約35平方公里。其地理坐標為北緯30°05′-30°20′,東經109°30′-109°40′之間,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發育區。


地質特徵

恩施大峽谷形成於距今約2.5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是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的重要組成部分。峽谷內可見以下顯著地質特徵:

  • 絕壁峰叢:大面積的石灰岩垂直節理發育,形成壯觀的懸崖峭壁

  • 溶蝕窪地:多處地表塌陷形成的封閉窪地

  • 地下暗河:已探明的地下河道系統長度超過50公里

  • 天生橋:自然形成的岩石拱橋,最大跨度達150米

  • 岩柱群:風化作用形成的密集石柱景觀


主要景點

一炷香

高約150米的細長石柱,直徑僅4-6米,形似一炷燃燒的香,被譽為"地球上最像外星的地質奇觀"之一。

雲龍地縫

全長7.5公里的地縫景觀,最深處達75米,兩側岩壁近乎垂直,底部有常年流淌的地下河。

絕壁長廊

修建在垂直崖壁上的棧道系統,全長488米,海拔1700米,被稱為"懸崖上的空中走廊"。

迎客松

生長在懸崖邊緣的黃山松,樹齡約400年,枝幹向峽谷方向伸展,形成獨特的迎客姿態。


生態環境

恩施大峽谷生態系統完整,生物多樣性豐富:

  • 植物資源:擁有維管植物2000餘種,包括珙桐、銀杏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 動物資源:記錄有脊椎動物300多種,其中金絲猴、林麝等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 氣候特徵: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6℃,年降水量1400-1500毫米

  • 垂直帶譜:從谷底到山頂形成明顯的植被垂直分布帶


人文歷史

恩施大峽谷地區人文底蘊深厚:

  • 土家文化:周邊聚居著大量土家族居民,保留著獨特的吊腳樓建築和民族習俗

  • 歷史遺跡:峽谷內發現多處古代巴人活動遺址和懸棺葬遺存

  • 開發歷程:2004年開始系統性旅遊開發,2008年正式對外開放

  • 文化活動:每年舉辦"恩施大峽谷登山節"和土家"女兒會"等民俗活動


旅遊資訊

交通方式

  • 航空:距恩施許家坪機場約60公里

  • 鐵路:恩施火車站有專線旅遊巴士直達

  • 公路:滬渝高速恩施出口下,經318國道可達

遊覽建議

  • 最佳季節:4-10月,尤以春秋兩季為佳

  • 遊覽時間:全程約需5-6小時

  • 門票價格:旺季(3-11月)170元/人,淡季(12-2月)130元/人

  • 配套設施:景區內設有索道、觀光電梯等代步工具

注意事項

  1. 部分路段陡峭,需穿著防滑鞋具

  2. 山區氣候多變,建議攜帶雨具

  3. 保護生態環境,禁止採集動植物標本

  4. 遵守安全規定,勿跨越護欄拍照


榮譽稱號

恩施大峽谷已獲得以下認證與榮譽:

  •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5年)

  • 國家地質公園(2006年)

  • 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2009年《中國國家地理》評選)

  • 世界地質奇觀(201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張掖丹霞地貌    下一篇 承德避暑山莊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