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麻疹

目錄

概述

麻疹麻疹

麻疹(英文:Measles)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其特徵為發熱、咳嗽、流鼻涕、結膜炎及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麻疹多見於兒童,但未接種疫苗的成人也可能感染。


病原學

麻疹病毒屬於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屬(Morbillivirus),為單股RNA病毒。該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較弱,在陽光照射或高溫下易失活,但可在空氣中短暫存活並通過飛沫傳播。


流行病學

傳染源

麻疹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患者在出疹前後4天內均具有傳染性。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直接傳播,也可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體間接傳播。

易感人群

未接種麻疹疫苗或未感染過麻疹的人群普遍易感,尤其以6個月至5歲兒童多見。


臨床表現

麻疹的潛伏期通常為10-14天,病程可分為以下三期:

前驅期(卡他期)

持續2-4天,症狀包括:

  • 高熱(可達39-40°C)

  • 咳嗽、流鼻涕、打噴嚏

  • 結膜充血、畏光、流淚

  • 口腔黏膜出現科氏斑(Koplik's spots),為麻疹特徵性表現。

出疹期

發熱後3-4天出現皮疹,特點包括:

  • 皮疹先出現於耳後、髮際,逐漸蔓延至面部、軀幹及四肢。

  • 皮疹為紅色斑丘疹,可融合成片,疹間皮膚正常。

  • 出疹時體溫可進一步升高,症狀加重。

恢復期

皮疹按出疹順序逐漸消退,並伴有糠麩樣脫屑及色素沉著,體溫逐漸恢復正常。


併發症

麻疹可能引起多種併發症,尤其常見於營養不良或免疫力低下者,包括:

  • 肺炎:最常見的併發症,可由麻疹病毒直接引起或繼發細菌感染。

  • 腦炎:發生率約0.1%,可導致永久性神經損傷甚至死亡。

  • 中耳炎:常見於兒童。

  • 營養不良:因高熱及消化功能減退導致。


診斷

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及流行病學史,實驗室檢查包括:

  • 病毒分離:從鼻咽分泌物或血液中分離病毒。

  • 血清學檢測:檢測特異性IgM抗體。

  • RT-PCR:檢測病毒RNA。


治療

目前無特效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對症支持為主:

  • 退熱: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 補液:防止脫水,尤其對高熱或腹瀉患者。

  • 抗生素:僅在繼發細菌感染時使用。

  • 維生素A:WHO建議麻疹患兒補充維生素A以減少併發症風險。


預防

疫苗接種

接種麻疹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常見疫苗包括:

  • 麻疹單價疫苗

  • 麻疹-風疹聯合疫苗(MR)

  • 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MMR)

其他措施

  • 隔離患者:出疹後5天內應隔離。

  • 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觸患者。


預後

大多數患者預後良好,但併發症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尤其在醫療條件落後地區。


參考資料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遵醫囑。)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隐蔽工程    下一篇 齐人之福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