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核糖核酸

目錄

定義與概述

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簡稱RNA)是一種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由核苷酸單元組成,在蛋白質合成、基因表達調控等生命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RNA與脫氧核糖核酸(DNA)共同構成所有已知生命形式的遺傳信息傳遞與表達系統。


化學結構

RNA的基本化學結構特徵包括:

  • 核苷酸組成:由磷酸、核糖(五碳糖)和四種含氮鹼基(腺嘌呤A、尿嘧啶U、胞嘧啶C、鳥嘌呤G)構成

  • 單鏈結構:通常以單鏈形式存在,但可通過自身摺疊形成局部雙鏈結構

  • 3'端與5'端:分子兩端分別具有游離的羥基(3'端)和磷酸基團(5'端)

  • 鹼基配對:A與U配對,C與G配對,形成氫鍵連接


主要類型與功能

RNA根據功能可分為多種類型:

信使RNA(mRNA)

  • 功能:攜帶DNA的遺傳信息,作為蛋白質合成的模板

  • 特徵:具有5'端帽子和3'端多聚腺苷酸尾(poly-A tail)

  • 生命周期:通常較短暫,完成任務後被降解

轉運RNA(tRNA)

  • 功能:在翻譯過程中運輸特定胺基酸到核糖體

  • 結構:獨特的"三葉草"二級結構和L形三維結構

  • 特異性:每種tRNA只能識別一種胺基酸和對應的密碼子

核糖體RNA(rRNA)

  • 功能:構成核糖體的主要結構和催化中心

  • 分布: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核糖體含有不同大小的rRNA

  • 催化活性:具有核酶(ribozyme)功能,催化肽鍵形成

非編碼RNA(ncRNA)

包括多種調控性RNA分子:

  • 微小RNA(miRNA):調節基因表達,參與轉錄後沉默

  • 小干擾RNA(siRNA):介導RNA干擾(RNAi)途徑

  • 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參與染色質重塑和基因組印記等過程


生物合成與加工

RNA的產生過程稱為轉錄:

轉錄過程

  1. 起始:RNA聚合酶結合啟動子區域

  2. 延伸:以DNA為模板合成RNA鏈

  3. 終止:遇到終止信號時停止合成

轉錄後加工

  • 5'端加帽:添加7-甲基鳥苷酸帽

  • 3'端加尾:添加poly-A尾

  • 剪接:去除內含子,連接外顯子

  • 編輯:特定情況下改變RNA序列


生物學意義

RNA在生命活動中具有多重重要作用:

  1. 信息傳遞:作為DNA與蛋白質之間的中介

  2. 催化功能:某些RNA具有酶活性(如核酶)

  3. 基因調控:參與轉錄和轉錄後調控

  4. 進化角色:RNA世界假說認為RNA是早期生命的關鍵分子


與DNA的區別

特徵RNADNA
糖成分核糖脫氧核糖
鹼基組成A、U、C、GA、T、C、G
鏈結構通常單鏈通常雙鏈
穩定性較不穩定較穩定
存在位置細胞核和細胞質主要存在細胞核

應用領域

RNA技術在多個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 醫學診斷:作為疾病標誌物(如某些癌症的miRNA標誌物)

  • 疫苗開發:mRNA疫苗技術(如COVID-19疫苗)

  • 基因治療:RNA干擾技術用於靶向治療

  • 農業生物技術:通過RNAi技術培育抗病蟲害作物


研究歷史

  • 1868年:米歇爾首次從膿細胞中分離出"核素"(含RNA)

  • 1939年:證明RNA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

  • 1956年:發現RNA聚合酶

  • 1982年:發現首個核酶(Thomas Cech)

  • 2006年:Andrew Fire和Craig Mello因RNA干擾研究獲諾貝爾獎

RNA研究仍在快速發展中,新發現不斷拓展我們對這一重要分子的認識。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核反應爐    下一篇 欲說還休(漢語詞語)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