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皮脂腺囊腫

目錄

皮脂腺囊腫概述

皮脂腺囊腫皮脂腺囊腫

皮脂腺囊腫(Sebaceous cyst),又稱粉瘤(Atheroma),是一種常見的皮膚良性病變,主要由於皮脂腺導管阻塞導致皮脂分泌物瀦留形成。這種囊腫多發生於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如頭面部、頸部、胸背部等。皮脂腺囊腫生長緩慢,多呈圓形隆起,觸診時可感受到明顯的囊性感。


病因與發病機制

皮脂腺囊腫的形成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1. 皮脂腺導管阻塞:導管因各種原因(如外傷、炎症等)發生阻塞,導致皮脂無法正常排出

  2. 皮脂分泌過多:青春期或油性皮膚者皮脂分泌旺盛,增加阻塞風險

  3. 遺傳因素:部分患者有家族遺傳傾向

  4. 衛生習慣不良:皮膚清潔不當可能導致毛囊口堵塞

  5. 激素水平變化:雄激素水平升高會刺激皮脂腺分泌


臨床表現

皮脂腺囊腫的典型特徵包括:

  • 外觀:圓形或橢圓形隆起,大小從幾毫米到數厘米不等

  • 觸感:質地中等硬度,有彈性,可推動

  • 表面特徵:中央常可見黑色小點(阻塞的導管開口)

  • 內容物:囊內含白色或黃色豆渣樣分泌物,有臭味

  • 併發症:繼發感染時會出現紅腫、疼痛,甚至形成膿腫


診斷與鑑別診斷

診斷要點

  1. 典型臨床表現

  2. 超聲檢查可幫助確定囊腫大小和性質

  3. 病理檢查為確診金標準

需鑑別的疾病

  1. 表皮樣囊腫:起源不同,但臨床表現相似

  2. 脂肪瘤:質地較軟,無中央黑點

  3. 神經纖維瘤:多位於皮下,可多發

  4. 化膿性肉芽腫:常有外傷史,生長迅速

  5. 基底細胞癌:質地硬,邊界不清


治療方法

保守治療

  • 小且無症狀的囊腫可暫不處理

  • 繼發感染時需抗生素治療

手術治療

  1. 傳統切除術:完整切除囊腫及囊壁,復發率低

  2. 微創切除:小切口去除內容物後剝離囊壁

  3. 激光治療:適用於較小囊腫

注意事項

  • 避免自行擠壓,以免導致感染或囊壁殘留

  • 感染期應先控制炎症再手術

  • 術後需保持傷口清潔乾燥


預防與護理

  1. 皮膚清潔:保持皮膚清潔,特別是油性皮膚者

  2. 飲食調節:減少高脂、高糖食物攝入

  3. 避免刺激:勿過度摩擦或擠壓皮膚病變

  4. 及時處理:發現皮膚異常隆起應及早就醫

  5. 防曬措施:避免紫外線過度照射


併發症與預後

常見併發症

  1. 繼發感染

  2. 囊腫破裂導致炎症擴散

  3. 反覆發作形成瘻管

  4. 巨大囊腫影響美觀或功能

預後情況

  • 完整切除後極少復發

  • 術後可能留下微小疤痕

  • 惡變極為罕見


特殊注意事項

  1. 面部囊腫:處理需謹慎,避免明顯疤痕

  2. 多發性囊腫:需排查全身性因素

  3. 反覆發作:應考慮是否囊壁未完全切除

  4. 快速增大:需警惕惡變可能,及時就診

皮脂腺囊腫雖為良性病變,但正確的診斷和處理對預防併發症和復發至關重要。建議患者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白血病    下一篇 直覺(詞語)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