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糖尿病

目錄

定義與概述

糖尿病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主要特徵是血糖水平長期高於正常值。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作用不良或兩者兼具,導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糖尿病可分為多種類型,最常見的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病因與發病機制

2.1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通常由自身免疫反應引起,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胰島β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嚴重不足。此類型多發生於兒童和青少年,需依賴外源性胰島素治療。

2.2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主要與胰島素抵抗(細胞對胰島素反應降低)和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有關。危險因素包括肥胖、缺乏運動、高糖高脂飲食、遺傳傾向等。

2.3 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間由於激素變化導致胰島素抵抗增強,部分孕婦可能出現血糖升高,稱為妊娠糖尿病。此類患者未來發展為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


臨床表現

糖尿病常見症狀包括:

  • 多尿:血糖升高導致尿液排出過多葡萄糖,伴隨尿量增加。

  • 多飲:因脫水而口渴感加劇。

  • 多食:儘管進食增多,但體重可能下降。

  • 疲勞:由於細胞無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供能。

  • 傷口癒合緩慢:高血糖影響免疫功能和血液循環。

長期未控制的糖尿病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和心血管疾病。


診斷標準

糖尿病的診斷主要依據血糖檢測,常用標準包括:

  • 空腹血糖(FPG) ≥ 7.0 mmol/L(126 mg/dL)。

  •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2小時血糖 ≥ 11.1 mmol/L(200 mg/dL)。

  • 糖化血紅蛋白(HbA1c) ≥ 6.5%。

  • 隨機血糖 ≥ 11.1 mmol/L(200 mg/dL)並伴隨典型症狀。


治療方法

5.1 生活方式干預

  • 飲食控制:低糖、低脂、高纖維飲食,控制總熱量攝入。

  • 運動療法:規律運動有助於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如快走、游泳等。

5.2 藥物治療

  • 口服降糖藥:如二甲雙胍(Metformin)、磺脲類藥物(Sulfonylureas)等。

  • 胰島素治療:1型糖尿病及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需注射胰島素。

  • GLP-1受體激動劑:如利拉魯肽(Liraglutide),可促進胰島素分泌並抑制食欲。

5.3 血糖監測

定期檢測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以評估治療效果並調整方案。


併發症與預防

6.1 急性併發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常見於1型糖尿病,因嚴重缺乏胰島素導致酮體積累,可能危及生命。

  • 高滲性高血糖狀態(HHS):多見於2型糖尿病,極高血糖導致嚴重脫水。

6.2 慢性併發症

  • 微血管病變: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病變。

  • 大血管病變:如冠心病、腦卒中、外周動脈疾病。

6.3 預防措施

  • 保持健康體重,避免肥胖。

  • 均衡飲食,減少精製糖攝入。

  • 定期體檢,早期發現血糖異常。


研究與展望

目前科學界正探索糖尿病的新型治療方法,如幹細胞療法人工胰臟基因治療,未來可能為糖尿病患者帶來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糖尿病雖無法根治,但通過科學管理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品質。患者應遵醫囑,長期監測血糖,預防併發症發生。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破產(經濟名詞)    下一篇 紅斑狼瘡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