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颱風(氣象學名詞)

目錄

定義與概述

颱風(氣象學名詞)颱風(氣象學名詞)

颱風是指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強烈熱帶氣旋,屬於自然災害的一種。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定義,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12級及以上(即每秒32.7米以上)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颱風是熱帶氣旋中最強的一類,具有極強的破壞力,常伴隨狂風、暴雨和風暴潮等惡劣天氣現象。


形成條件

颱風的形成需要滿足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 溫暖海水:海面溫度需達到26.5°C以上,且溫暖水層厚度至少50米,為颱風提供充足的能量。

  2. 足夠的科里奧利力:通常形成於緯度5°-20°之間,地球自轉產生的科里奧利力使氣旋得以旋轉。

  3. 大氣不穩定:大氣層結不穩定,有利於對流發展。

  4. 預先存在的擾動:通常由熱帶輻合帶或東風波等天氣系統發展而來。

  5. 較小的垂直風切變:高空與低空風向風速差異小,有利於氣旋結構維持。


結構特徵

成熟的颱風具有明顯的結構特徵:

颱風眼

颱風中心直徑約30-60公里的相對平靜區域,天氣晴朗,風力微弱,氣壓最低。

眼牆

環繞颱風眼的強對流區,雲牆垂直高度可達15公里以上,此處風力最強,降水最猛烈。

螺旋雨帶

從眼牆向外螺旋分布的對流帶,寬度幾十至數百公里,帶來間歇性強降水。

外圍環流

颱風最外層的氣流,範圍可達數百公里,風力逐漸減弱。


分級標準

中國氣象局採用的颱風分級標準:

等級名稱中心附近最大風力
熱帶低壓6-7級(10.8-17.1米/秒)
熱帶風暴8-9級(17.2-24.4米/秒)
強熱帶風暴10-11級(24.5-32.6米/秒)
颱風12-13級(32.7-41.4米/秒)
強颱風14-15級(41.5-50.9米/秒)
超強颱風≥16級(≥51.0米/秒)

命名規則

西北太平洋地區的颱風命名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負責,採用1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的名稱輪流使用。名稱列表共140個,分為5組,每組28個,按順序循環使用。當某個颱風造成特別重大災害時,其名稱可能被永久除名並替換新名稱。


移動路徑

颱風移動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1. 副熱帶高壓:引導颱風沿其邊緣移動,是影響路徑的主要系統。

  2. 西風帶系統:中緯度槽脊可改變颱風移動方向。

  3. 其他熱帶系統:雙颱風效應等可能導致路徑異常。

常見移動路徑分為:

  • 西行路徑:影響華南、越南等地

  • 西北行路徑:影響中國東南沿海

  • 轉向路徑:先西北行後轉向東北影響日韓

  • 異常路徑:如蛇形、打轉、突然轉向等


影響與危害

颱風帶來的災害主要包括:

  1. 狂風:可摧毀建築物、樹木和基礎設施,引發次生災害。

  2. 暴雨:常導致嚴重洪澇和山體滑坡,24小時降雨量可超過500毫米。

  3. 風暴潮:海水異常升高淹沒沿海地區,是最致命的颱風災害。

  4. 次生災害:如泥石流、疫病傳播、水污染等。


監測預報

現代颱風監測主要依靠:

  1. 衛星遙感:靜止氣象衛星和極軌衛星提供雲圖和強度估計。

  2. 雷達監測:沿海雷達網監測颱風精細結構和降水分布。

  3. 飛機偵察:部分地區使用偵察機直接測量颱風參數。

  4. 數值預報:超級計算機運行數值模式預測路徑和強度變化。

預報內容包括路徑、強度、登陸點、影響範圍和風雨預報等。


防禦措施

有效的颱風防禦包括:

  1. 預警系統:及時發布颱風消息、警報和緊急警報。

  2. 工程措施:建設防波堤、防風林、排水系統等基礎設施。

  3. 應急管理:制定預案,組織人員轉移,儲備救災物資。

  4. 公眾教育:普及防颱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歷史著名颱風

部分造成重大影響的颱風:

  1. 1975年超強颱風妮娜:引發河南"75·8"特大暴雨,造成嚴重傷亡。

  2. 2006年超強颱風桑美:登陸浙江蒼南,創中國大陸登陸颱風強度紀錄。

  3. 2013年超強颱風海燕:重創菲律賓,造成6000多人死亡。

  4. 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影響華南多地,經濟損失嚴重。


氣候變化影響

全球變暖對颱風活動的可能影響:

  1. 強度增強:溫暖海水可能導致更多強颱風和超強颱風。

  2. 降水增加:大氣持水能力提高導致颱風降雨量增大。

  3. 路徑變化:大氣環流改變可能影響颱風移動規律。

  4. 季節延長:適宜颱風生成的季節可能變長。


研究進展

當前颱風研究重點包括:

  1. 強度變化機制:探討颱風快速增強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2. 精細結構:研究眼牆置換等內部動力過程。

  3. 數值模式:發展更高分辨率的預報模式。

  4. 氣候尺度:分析長期氣候變率與颱風活動關係。

颱風作為一種破壞力極強的自然現象,其科學研究和防災減災工作對沿海地區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風濕病    下一篇 香水油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