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茹毛飲血

目錄

詞語釋義

茹毛飲血茹毛飲血

「茹毛飲血」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原始人類或野蠻時期的人類生吃動物肉、飲用動物血液的生活方式。「茹」指「吃」,「毛」指「帶毛的獸肉」,「飲血」即飲用動物的血液。這個成語多用來比喻原始、未開化的生存狀態。


詞語出處

該成語最早出自中國古代典籍《禮記·禮運》: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

這段文字描述了人類在學會使用火之前,生食動植物的原始生活方式。


歷史背景

在遠古時期,人類尚未掌握用火技術,無法烹飪食物,因此只能生食獵獲的動物,包括肉、內臟及血液。這種飲食方式在考古學和人類學研究中被證實存在於舊石器時代早期。


相關考古證據

  • 原始人類飲食:考古發現早期人類(如北京猿人)的遺址中,有大量動物骨骼化石,顯示他們以狩獵為生。

  • 未經烹煮的痕跡:在火的使用普及之前,人類的牙齒和骨骼化石顯示較多的磨損,可能與咀嚼生肉有關。


文化與文學引用

「茹毛飲血」在後世文學中常被用來形容野蠻、未開化的狀態,例如:

  • 唐代柳宗元《封建論》提到早期人類「噬禽獸,茹毛飲血」,強調社會進化的過程。

  • 現代用語中,該成語有時被引申比喻某些落後或殘暴的行為。


現代相關概念

  • 生食主義:現代某些飲食文化(如生肉飲食)雖類似「茹毛飲血」,但多出於健康或文化因素,而非生存必需。

  • 原始生存技能:在野外生存訓練中,飲用動物血液(如鹿血)仍被視為緊急情況下的生存手段。


成語的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生吞活剝、刀耕火種

  • 反義詞:烹飪調和、文明開化


總結

「茹毛飲血」不僅是一個成語,更是人類早期生存方式的寫照。它反映了人類從原始社會逐步走向文明的過程,並在語言文化中留下深刻的印記。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艾窩窩    下一篇 菜祖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