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街男孩
團體簡介

後街男孩(Backstreet Boys,簡稱BSB)是1993年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成立的流行男子音樂組合,被譽為「男孩團體之王」(The Kings of Pop)。成員包括:
A·J·麥克林(A.J. McLean)
霍伊·多羅夫(Howie Dorough)
布萊恩·利特爾(Brian Littrell)
尼克·卡特(Nick Carter)
凱文·理查森(Kevin Richardson,2006年暫時退出,2012年回歸)
他們以和聲優美、舞蹈精湛和經典流行歌曲聞名全球,是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最成功的男孩團體之一。
發展歷程
2.1 成立與早期發展(1993–1995)
後街男孩由音樂製作人盧·珀爾曼(Lou Pearlman)組建,最初成員包括A·J、霍伊、尼克、凱文及布萊恩的堂兄山姆·利特爾(Sam Littrell),後因山姆退出,布萊恩加入。1995年,他們在歐洲發行首張同名專輯《Backstreet Boys》,單曲《We've Got It Goin' On》在歐洲取得成功,但在美國市場反應平淡。
2.2 全球爆紅(1996–1999)
1996年,後街男孩憑藉單曲《Quit Playing Games (with My Heart)》在美國走紅。1997年,發行第二張專輯《Backstreet's Back》及國際版《Backstreet Boys》(美國版),收錄經典歌曲《Everybody (Backstreet's Back)》《As Long as You Love Me》等,全球銷量突破2,800萬張。
2.3 巔峰時期(1999–2001)
1999年,發行專輯《Millennium》,創下首周銷量破百萬的紀錄,主打歌《I Want It That Way》成為全球熱門單曲,該專輯全球銷量超過3,000萬張,成為史上最暢銷專輯之一。2000年,推出《Black & Blue》,延續輝煌,首周銷量破160萬張。
2.4 成員變動與個人發展(2002–2011)
2000年代初期,團體進入低潮期,凱文於2006年暫時退出,後街男孩以四人形式活動。成員各自發展個人事業,如尼克發行個人專輯,A·J參與真人秀等。
2.5 凱文回歸與持續活動(2012–至今)
2012年,凱文回歸,團體發行專輯《In a World Like This》。2019年,推出專輯《DNA》,並展開全球巡演,證明他們仍具影響力。
音樂風格與影響
後街男孩的音樂以流行、R&B、舞曲為主,擅長和聲編排與動感節奏。他們的成功推動了1990年代末的「男孩團體熱潮」,影響了如超級男孩(NSYNC)、西城男孩(Westlife)等團體。
主要作品
4.1 錄音室專輯
《Backstreet Boys》(1996)
《Backstreet's Back》(1997)
《Millennium》(1999)
《Black & Blue》(2000)
《Never Gone》(2005)
《Unbreakable》(2007)
《This Is Us》(2009)
《In a World Like This》(2013)
《DNA》(2019)
4.2 經典單曲
〈I Want It That Way〉
〈Everybody (Backstreet's Back)〉
〈As Long as You Love Me〉
〈Quit Playing Games (with My Heart)〉
〈Shape of My Heart〉
〈Incomplete〉
獲獎與成就
全球唱片銷量超過1億張,史上最暢銷音樂團體之一。
葛萊美獎、全美音樂獎等多次提名。
2013年好萊塢星光大道留名。
成員現況與個人生活
尼克·卡特:曾參加《與星共舞》,並發行個人專輯。
布萊恩·利特爾:因聲帶問題減少演唱,轉向幕後製作。
A·J·麥克林:曾參與戒酒節目,並推出個人音樂作品。
霍伊·多羅夫:發行個人專輯,並參與音樂劇演出。
凱文·理查森:回歸後持續參與團體活動,並從事環保事業。
相關爭議
盧·珀爾曼的財務糾紛:創始人珀爾曼因詐騙罪入獄,後街男孩曾與其發生法律糾紛。
尼克·卡特的官司:近年因家庭與法律問題受到媒體關注。
文化影響與遺產
後街男孩被視為流行音樂史上的重要團體,他們的音樂至今仍廣受傳唱,並影響新一代偶像團體的發展。2019年專輯《DNA》證明他們仍具市場號召力,持續吸引新舊粉絲。
參考資料
官方網站、Billboard、Rolling Stone等音樂媒體報導。
(以上內容更新至2023年)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幸災樂禍(成語解釋) 下一篇 心肺復蘇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