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蘭片
概述

玉蘭片是以鮮嫩的冬筍或春筍為原料,經加工而成的乾製品,因其形狀、色泽似玉蘭花瓣而得名。玉蘭片是中國傳統的筍乾製品之一,主要產於湖南、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其中以湖南產的玉蘭片最為著名。
歷史淵源
玉蘭片的製作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明代。據記載,明代湖南地區已開始加工玉蘭片,並作為貢品進獻朝廷。清代時,玉蘭片的製作工藝進一步完善,成為民間常見的乾菜製品。湖南益陽、桃江等地的玉蘭片因其品質優良而聞名全國。
品種分類
玉蘭片根據原料和採收季節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
寶尖:又稱"尖片",由立春前未出土的冬筍製成,形如寶塔,色澤黃白,肉厚嫩脆,是玉蘭片中的上品。
冬片:由冬至後採收的冬筍加工而成,片形較大,質地堅實。
桃片:由立春至清明前採收的春筍製成,因產於桃花盛開時節而得名,片形較薄。
春花:由清明後採收的春筍製成,片形寬大,質地較老。
製作工藝
玉蘭片的傳統製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選料:選取新鮮、肥嫩的冬筍或春筍。
蒸煮:將筍放入沸水中煮至半熟。
冷卻:撈出後立即用冷水冷卻。
切片:將筍縱切成薄片,厚度約0.5-1厘米。
壓制:將筍片整齊排列,用重物壓平。
烘乾:採用炭火或太陽曬乾至含水量約15%。
整形:乾燥後進行修整,使片形美觀。
營養價值
玉蘭片富含多種營養成分: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和多種氨基酸
富含維生素B1、B2和維生素C
含有多種礦物質,如鈣、磷、鐵等
低脂肪、低糖,是健康食品
食用方法
玉蘭片需經過泡發後才能烹調:
泡發:用溫水浸泡4-6小時,或冷水浸泡12小時以上。
清洗:泡發後反覆清洗,去除雜質。
烹調:可炒、燴、燒、燉或做湯,常見菜餚有玉蘭片炒肉、玉蘭片燉雞等。
儲存方法
應置於乾燥、通風、避光處保存
避免與有異味的物品同放
最佳保存溫度為10-15℃
可保存12-18個月
選購技巧
看外觀:色澤黃白或奶白,片形完整
聞氣味:有淡淡的筍香,無異味
摸質地:乾燥適度,不黏手
看等級:寶尖為上品,冬片次之
產地分佈
中國主要玉蘭片產區:
湖南:益陽、桃江、安化等地,產量最大,品質最佳
福建:南平、三明等地
浙江:臨安、德清等地
江西:上饒、宜春等地
文化意義
玉蘭片不僅是食材,還具有文化意義:
傳統節日食品,常用於春節等節慶
湖南地區的傳統特產和饋贈佳品
體現了中國傳統食品加工智慧
注意事項
泡發時間不足會影響口感
不宜與高草酸食物同食過多
脾胃虛寒者應適量食用
變質發霉的玉蘭片不可食用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