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窮碧落
詞語來源

「上窮碧落」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原句為:「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這句詩描寫了唐玄宗在楊貴妃死後,派遣方士四處尋找她的魂魄,卻始終無法尋見的情景。
詞語釋義
「上窮碧落」:
「窮」意為「窮盡、遍尋」;
「碧落」指「天空、天界」,道家稱東方第一層天為「碧落」,後泛指天上仙境。
整句意思是「尋遍天上」,形容極力尋找某物或某人,卻難以覓得。
與「下黃泉」對應:詩中「上窮碧落下黃泉」形成對仗,表達了無論天上地下都尋遍,仍無所獲的絕望之情。
文化背景
《長恨歌》的創作背景:白居易根據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寫成此詩,「上窮碧落」體現了玄宗對楊貴妃的深切思念與無盡追尋。
道家與神話影響:「碧落」一詞源自道教文化,指神仙居住的天界,反映了古人對天界的想象與崇拜。
現代應用
文學引用:後世文學作品常引用「上窮碧落」來形容執着追尋卻難以實現的目標,或表達無盡的探索精神。
影視與流行文化:該詞常被用於影視劇、歌曲或小說中,增強浪漫或悲情的氛圍,如仙俠劇中的尋仙情節。
相關詩詞
除《長恨歌》外,其他詩詞也曾使用「碧落」一詞,例如:
李商隱《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韋應物《答長寧令楊轍》:「碧落風煙外,瑤臺道路賒。」
延伸閱讀
《長恨歌》全文賞析:可進一步了解白居易的敘事手法與詩中情感表達。
道教中的「三十六天」:碧落在道教宇宙觀中屬於天界的一部分,研究相關概念可加深理解。
「上窮碧落」不僅是優美的詩句,更承載了中國古代文化中對愛情、生死與仙界的深刻思考,至今仍被廣泛引用與傳頌。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上一篇 三險一金 下一篇 中國教育和科研電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