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   
[0]

瘧疾

目錄

定義與概述

瘧疾瘧疾

瘧疾(Malaria)是一種由瘧原蟲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傳播。該疾病在全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流行,是世界三大致命傳染病之一。


病原體

瘧疾由瘧原蟲屬(Plasmodium)寄生蟲引起,主要感染人類的種類包括:

  • 惡性瘧原蟲(P. falciparum)

  • 間日瘧原蟲(P. vivax)

  • 卵形瘧原蟲(P. ovale)

  • 三日瘧原蟲(P. malariae)

  • 諾氏瘧原蟲(P. knowlesi)


傳播途徑

瘧疾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傳播:

  1. 蚊媒傳播: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人體時傳播瘧原蟲

  2. 血液傳播:輸血或共用注射器

  3. 母嬰傳播:孕婦感染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


臨床症狀

瘧疾的典型症狀包括:

  • 周期性發作:寒戰、高熱、大汗

  • 貧血:由於紅細胞破壞導致

  • 脾腫大:長期感染可導致脾臟腫大

  • 併發症:嚴重者可出現腦瘧、腎衰竭等


診斷方法

瘧疾的診斷主要包括:

  1. 顯微鏡檢查:血液塗片檢查瘧原蟲

  2. 快速診斷試驗(RDTs):檢測瘧原蟲抗原

  3. 分子生物學方法:PCR檢測瘧原蟲DNA


治療方法

瘧疾的治療取決於感染類型:

  • 氯喹:對氯喹敏感的瘧原蟲有效

  • 青蒿素類藥物:用於耐藥性瘧疾治療

  • 聯合療法(ACTs):目前推薦的治療方案


預防措施

瘧疾預防主要包括:

  1. 防蚊措施:使用蚊帳、驅蚊劑等

  2. 化學預防:前往疫區前服用預防性藥物

  3. 環境控制:消除蚊蟲孳生地


流行病學

瘧疾主要流行於:

  •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

  • 東南亞地區

  • 南美洲部分地區

  • 西太平洋地區


歷史與現狀

瘧疾是人類最古老的疾病之一:

  • 中國古代醫書《黃帝內經》已有記載

  • 1880年法國軍醫拉韋朗發現瘧原蟲

  • 20世紀中葉DDT使用曾使疫情大幅下降

  • 目前全球每年仍有數億病例


研究進展

近年來瘧疾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 青蒿素的發現(屠呦呦獲諾貝爾獎)

  • 瘧疾疫苗研發(RTS,S疫苗)

  • 基因驅動技術控制蚊媒


社會影響

瘧疾對社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

  • 導致勞動力損失

  • 增加醫療負擔

  • 阻礙經濟發展

  • 影響兒童教育

以上內容參考自百度百科相關條目,並進行了專業性擴充和繁體中文轉換。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標簽

暫無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